177177儿童节加更藏原有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贾诩并不知道,这个要将女儿嫁给他的想法,可不是董卓今日因想让董白做刘协的皇后才衍生出来的。

    早在他抵达长安的时候,董卓就已经跟段煨表达了这个意愿,只是被段煨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必用这等手段”给阻拦了下来。

    段煨彼时忘记将“此法若运用不妥,难保就会不成恩反成仇”的理由直白地说给董卓听,这才让他重新萌生出了这个想法。

    也不怪董卓会这么考虑。

    阎行那个小将,到底能发挥出多少作用,董卓还没看到一个实际的表现。

    只知道他的武艺确实不低,反正在董卓手下的部将里,暂时还没看到一个比他能打的。

    但排兵布阵得在实战中才能看出来,统兵也不是光靠武力值就行的,谁知道他是不是只能当个保镖。

    可贾诩他有实打实的战绩在手啊。

    且不说他给董卓的上中下三策,成功让乔琰被迫停止了对长安的攻势,只能先在凉州经营。

    就说他一番策划坑死了孙坚这一点,便足够让董卓暂时忘记,他还有个谋士此时正在乔琰那里当阶下囚,名为李儒。

    他满脑子就剩下了一个想法??必须把贾诩彻底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

    嫁个女儿怎么了。

    按照汉代的想法,死了丈夫的女人其实是做丈夫的那个承担不住福气,那么牛辅早死,问题在牛辅不在他的女儿。

    他想将女儿嫁给贾诩,也完全是个合乎情理的操作。

    这样一来,他们不就成了一家人了吗?

    再通过董白捆上刘协,那可真是好一出长安城里的一家亲。

    不过这种让人难以预料的操作……但凡贾诩真是为家族之兴盛而投诚,依然对留在并州的妻儿有感情,董卓这么一搞,他就该翻脸了。

    好在贾诩是个卧底。

    他只是目光一沉,声音冷了下去:“相国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效力麾下,乃是寄希望于相国能有朝一日收复凉州并州,让我与妻儿团聚,重现姑臧贾氏荣光。”

    “相国令我再娶,莫非是只想困守长安不成?若真如此,贾诩不如速死,否则便勿要再提嫁女之事!”

    一个平日里看起来温吞的人,突然在乍听平和的语气里表现出了发怒之态,还是很可怕的。

    董卓更是看到,贾诩的拳头有一瞬的收拢,几乎能看到手背上绷起的青筋。

    他连忙说道:“先生当我后半句未说便是……”

    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他打量着看着贾诩那张怒容压抑的脸,又小声问道:“那另一件事呢?”

    将董白嫁给刘协是否有让他更名正言顺辅政,而让乔琰不能再以这种奏表的方式进行委任?

    “也不妥。”贾诩摇了摇头。“不正之名不是靠着出一个皇后就能扭转的,反而只像是在欲盖弥彰而已。相国好不容易得到了个暂时稳定发展的局面,不必多给自己增添一条骂名。”

    “要解决乔琰这种无赖的表奏之法倒也容易。”

    对自家主公以直呼其名的方式来称呼,贾诩稍有一点不自在。

    但当内应的人若是连这种情况都要脸皮薄,岂不是早露出破绽了,只接着说了下去:“相国做两件事便可,其一,令荆州牧刘表举黄祖为豫章郡太守,其二,令益州牧刘焉举汉中张鲁为武都郡太守。”

    黄祖此人,乃是刘表为收拢江夏势力,才让其以江夏人的身份留在江夏太守位置上的。

    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遵循大汉委任官员的惯例。

    所以刘表完全可以说,原本的委任乃是权宜之计,如今黄祖因战立功,不如给其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其去做扬州豫章郡的太守。

    而汉中张鲁,乃是益州境内五斗米教的“师君”,因其母亲美貌颇得刘焉看重,连带着得到了刘焉的信任。

    刘焉本是打算让其取代汉中太守苏固的位置,坐镇汉中。

    但若成为武都郡太守,对刘焉来说也不亏。甚至还更说的通。

    贾诩继续说道:“这两道表奏一旦发出,相国和天子都不必做出任何的应对,沉默便好。”

    董卓茫然问道:“这是为何?”

    贾诩给他解释道:“顺水推舟罢了。”

    “相国想一想,如若乔琰此举合规,那么刘焉和刘表的两道奏表是不是也同样合规?”

    “若孙策可以做讨逆将军与会稽太守,张鲁、黄祖也可以去做这个武都太守和豫章太守。且这二人还是汉室宗亲,立场更加中正。”

    董卓点了点头。

    贾诩接着说道:“黄祖若为豫章太守,刘表和孙策之间的交战便扩展到了扬州境内,可保荆州境内太平,刘表能从中受益。张鲁若为武都太守,益州更可扼守门户,刘焉也能从中受益。”

    听到这两人能得利,董卓本还有些不满,却又听贾诩说道:“但此二人得利绝没有相国多。黄祖乃是刘表的臂膀之援,若入扬州与孙策相斗,势必消磨实力,反给相国谋划荆州机会。张鲁若入武都,以乔琰心性,迟早与之相斗,刘焉便被拉入了战局中,替相国作刀??”

    “您如今还觉得,这是他们二人得利吗?”

    董卓闻言一怔,朗声笑了起来,“不错,是我获利。先生啊,正如你所说,如此一做还有一好处,她乔琰表奏一人,便有两人按照同样的方式被表上来,数量上她也吃亏!”

    妙计,当真是妙计!

    这就叫做,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可等到贾诩离开此地,回返到自己的住处,便骂了董卓一句“蠢货”。

    他这建议看似是让刘焉、刘表和董卓人人满意,但实际上呢?

    武都郡根本不在乔琰的屯田范围内。

    在这一片地界上,当地的三姓豪族、原武都郡太守盖勋、被乔琰派往武都的徐庶相互制衡,若再加上一个传教的张鲁,可算是混乱个够本。

    徐庶深得程昱真传,这种油锅添水的环境反而更适合他发挥。

    而荆州分出黄祖入豫章,真正得利的到底是董卓还是另有其人,只怕还尚未可知。

    若再深究下去,这三条从未得到过刘协准允,却被继续执行了下去的奏表,无疑是将汉室的脸面又往地里踩了一脚。

    那破坏规则的发起人手持讨伐董卓的大义,所以跟风的两人才是罪魁祸首。

    更为讽刺的是,他们还是刘协名义上的亲戚。

    所谓的“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不过是以汉室宗亲削弱大汉皇室的威严罢了。

    再者说来,乔琰可不会在乎,从此时到董卓覆灭期间,她为此规则所掣肘,是否将不能再发出第二道委任的奏表。

    一来她原本就不打算再在此时过度消耗自己的名望。

    二来,这封奏请孙策为官的上书,越是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