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禹帝七年,六月中旬,科举会试不日举行。

    天气渐热,京城中的茶馆大多座无虚席,里面一半是来自各方进京赶考的书生,一半是避暑乘凉的寻常百姓,无一不在讨论最近的政局动荡。

    那便是皇上召晏王回京这件事。

    此事影响重大,不光是轰动了离风暴最近的京城,就连梁朝境内各州各县都在传播。

    经过江浯大将军死后,梁国痛失一名老武将,百姓叹息不已。

    幸好不久,在他们心中又有了新的寄托。作为皇室中最瞩目的天之骄子,晏王梁衍不仅学识惊人,更是战功赫赫。七年来带兵何其凶猛,打得外族不敢再犯边境,又救助了西蛮数万难民,将此荒地发展得欣欣向荣,以一己之力守护着整个国土。

    如今晏王的名号,在民间甚至比禹帝更得人心。

    晏王回京,百姓自然会夹道欢迎,可官场却不甚太平。

    此刻丞相府中,大理寺卿蒋明哲正在府上忧心忡忡,来回踱步。

    秦儒现已快到古稀,但一双眼睛还是无比清明,看起来精神抖擞。他慢悠悠地从后院转出来,见蒋明哲这番抓耳挠腮的举措,忍俊不禁道:“明哲,何事如此烦忧呐?”

    蒋明哲转过身来,连忙两步冲上前,扶着秦儒的手臂,“秦相大人,您难道不知道那位殿下要回来了吗?”

    秦儒淡然道:“你是说晏王?”

    蒋明哲点头,颇有些苦恼道:“是的。”

    秦儒有些不理解他的烦恼,疑惑道:“你又无事得罪他,怕什么?”

    蒋明哲皱眉回答道:“确实无事得罪,但关键是这次圣上有意放权,晏王殿下回京后,即刻任命审查府的主办督查,这些年来审查府常与大理寺合作查案,那这下晏王便是下官的顶头上司了,平日里都听闻他喜怒无常,生性残暴,这可如何是好?”

    秦儒看穿他眼里的顾虑,伸手拍了拍他肩:“这晏王是行事难以捉摸,但为人绝对超出你的想象。”

    蒋明哲对此话不解,正欲再问时,秦相又出声,自顾自地望着远处,走神道:“偌大京城,只有他配得上天之骄子这四个字。”

    “鲜衣怒马踏风雨,光明磊落少年郎。”

    从鹰军驻扎营地出来,离开西蛮界限,一行整三千余人分成了五路,各自从不同的路线取道去往京城。

    闫婉在其中一只梁衍所带的队伍里,不足百人,快马加鞭两日,方才行至水陆交汇的要塞点,沥州地界。

    这里常年阴雨,就连夏季也是潮湿闷热的。

    踏过十里的泥泞后,终于进了沥州城门,队伍行进的速度慢了下来。闫婉掀开马车帘子一角,往外看去。

    他们不能走繁华街道,只从小路绕道至郊外,寻了两家相邻的客栈歇脚。

    闫婉拿出斗笠带上后才下马车,一袭淡雅白衣裙亭亭玉立,斗笠上自然垂落的白纱掩住她的面容。

    她刚踏下马扎还没落地,一只筋骨松长的手就伸了过来,直径握住闫婉细瘦的手腕,稳稳地扶住。

    闫婉抬眸看向来人,正是乔装打扮后的梁衍。

    他没穿往日那些价值不菲的绣缎衣袍,也没穿那军营中的玄铁铠甲,一身简单整洁的青衣,应是骑马时风不小,他两鬓边散落下来一些碎发,冲淡了身上那种身份高贵的阴鸷感,再配上那张人神共愤的俊脸,活脱脱是个流连花丛的纨绔公子。

    梁衍眉目间都好似含着笑意:“闫姑娘慢点,别摔了,本王心疼。”

    周围有许多同样乔装打扮的士兵,听见晏王说出这种暧昧不清的话,都不约而同地开始起哄。

    明明前几天才大发雷霆,现在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调侃打趣,闫婉这几年哪怕学得再多,变得再怎么聪明,也实在无法捉摸透这位阴晴不定的王爷。

    “多谢殿下。”

    她不动声色地往另一边挪开,想隔开些距离,结果梁衍又凑上来,直接揽住了她的肩膀,他身上的檀香格外好闻。

    闫婉不悦皱眉,想甩开他的手,梁衍却纹丝不动,露出灿烂笑容,凑近她耳边道:“你猜除了这里,还有多少人正在看着我们?”

    闫婉默然片刻,任由他搭着自己的肩膀,两个人以半抱半拥着的姿势,往客栈中走去。

    梁衍拽着闫婉,一进门就要了天字一号房,其余人顺位住下,他们要在这里渡过一夜,整顿车马。

    进了房间后,闫婉才终于摆脱魔爪。

    她扫视房间一圈,语气宛如寒冰:“为什么非要住一间?”

    梁衍一点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异样,他理所当然地往床榻上一躺,原本穿戴整齐的衣领霎时被动作牵扯,露出锁骨和部分肌肉,更像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