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十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王青猛然抬起头,追问道:“啊?”

    闫婉垂下眸,嘴角竟然轻微勾起弧度,像是一个淡淡的笑容,突然道:“你所看见的,所了解到的,都是假象罢了…”

    “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支撑着我苟活到现在,很幸运有人能帮我将那条路变短,变平坦,但我也不需要有人能陪我走下去,亦没有人能做到。”

    “但是,还是多谢你的好意。”

    这没头没脑的话,让王青一头雾水,他疑惑道:“什么意思?”

    然而,这次却没等到回答,闫婉摇摇头,转移了话题:“夜深了,早些休息吧。”

    见王青还要追问,她就故意冷下脸道:“你烦不烦?”

    “马上回去!”王青只能作罢,忙不迭地跑走在前面,突然又像想起什么一样,边跑边回头喊了一句:“闫婉,不管你到底是谁,你都是我认识的最漂亮最聪明的姑娘,独一无二!”

    望着他灰溜溜远去的背影,闫婉只能无奈叹气。

    正欲也抬脚离开时,就见梁衍从旁边的回廊转了出来,表情戏谑,整个人痞里痞气的,上来就是一句气死人不偿命的话。

    “让本王来看看这位姑娘,到底有多聪明,多漂亮?”

    对于某人这种讨打的行为,闫婉早已见怪不怪,甚至学会反将一军,张口讽刺道:“尊贵的晏王殿下,也会像老鼠一样,偷听人讲话?”

    梁衍倚这回廊栏杆,一脸无辜地摊手,“别冤枉好人,王青那小子再喊大声点,皇宫都能听见了。”

    闫婉忍不住朝他翻了个白眼,依旧高贵冷艳地不与多言,立马抬脚就走。

    梁衍懒洋洋的嗓音从背后传来,“这几天多温习一下,别七天后没考上,偷偷回来找本王哭诉…”

    闫婉头也不回,直径消失在他的视野里。

    梁衍独自一人沉默许久,最后低声呢喃了一句:“如果你需要,我能。”

    只可惜,此刻无人能听见。

    …

    会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二大聚集考试,因考试会在每三年的春日季的末尾举办,故又称为春闱。

    应考者皆为各地的举人,共赴京城东南方向的贡院,参加由礼部主持的比试科艺。

    会试的主考官四人,有进士出身的大学士、有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

    而今年有些不同,三皇子梁瑜临因写出一篇治理水渠之道的朝纲,而被禹帝赐封,破格担任了本年的主考官。

    另有同副考官十八人,多由翰林院院中学士前来充当。

    四月初九,会试即将开始。

    杨舷予和其他一些考官来到贡院时,三皇子已经到了,正与翰林院的学士们融洽交谈着些什么。

    按理说皇室中人参入科举考试,本是不合规矩的,但前些年梁禹帝整顿朝风后,颇得民意,又因为比起先皇在世时更加风调雨顺,百姓竟也对梁禹帝的决策信赖有加,从而对三皇子破例当考官这件事不予置评。

    但民间没有意见,可不代表官场就会风平浪静,有些恪尽职守的老官们,因为坏了历代规矩,气得吹胡瞪眼,明里暗里地都开始排挤梁瑜临。

    而众所周知朝中属晏王一派,老臣重臣数量最多。所以大家都理所当然的以为,著名的晏王麾下,礼部侍郎杨舷予会对三皇子嗤之以鼻,结果真正碰面时大出所料。

    杨舷予不仅客客气气地行了礼,还热心地为三皇子解说起考场规则来。

    没了两派针锋相对的好戏看,其他人等都有些无聊,坐在各自对位置上等待各地应考者前来。

    陆陆续续入座一批后,众考官方听见门外突然传来喧闹声。

    然后就见一个身穿素色白衣,梳着简单发髻却气质超然脱俗,脸上佩戴着面纱的妙龄女子,从容不迫地走进考场。

    坐在门口录名处的翰林院学士先是呆愣片刻,然后疑惑道:“姑娘,您可是走错了?这里是贡院,正在举办科举会试———”

    女子取下面纱,露出一张国色天香的漂亮脸蛋,语气冷淡地打断他,“应考生,闫婉。”

    她话音刚落,整个考场,足上百男子,震撼惊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