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安史之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安史之乱?!”

    察觉到关键要素的唐太宗李世民将目光投向史官,此前天幕所播放的历朝历代之事,都被他授意史官事无巨细记载下来。

    而这曾被仙人随口提及的“安史之乱”,可是让李世民印象深刻,惦记了许久。

    未曾辜负他的期待,史官翻出记载??那是盘点《战神皇帝?赵匡胤篇》时,仙人寥寥数语间为大唐君臣勾勒的可怕未来,一场令大唐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的灾难!

    唐太宗李世民在记忆中扒拉出了关键词:“唐玄宗天宝年间”,神情顿时变得冷肃。

    他的目光一动不动定格在水镜上。

    ??当初他不知这可恨的唐玄宗究竟是他的几代子孙,如今可总算能知晓答案了。平行时空的女帝武则天同样目光炯炯。

    历史已经告诉她,最后她的选择是将皇位归还于李氏,那唐玄宗必然是她的子孙,此人若是还未出世也就罢了,倘若已经出世,就等着来自她这位长辈的“关怀”吧!

    镜中云雾飘飞,神圣而浩大的编钟声响彻不停,仿佛牵引着人们步入历史长河,一路向上追溯,踏入已化烟尘的大唐王朝。

    【华夏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王朝。它最鼎盛之时,文明之光照耀整个世界,彪炳的武功与璀璨的文治同时存在。直到千百年后,西方国家随处可见的“唐人街”仍印刻着来自那早已消逝的古老王朝的痕迹。】

    【??这就是如梦似幻的唐王朝。】

    【从玄武门之变开始,唐太宗李世民为大唐的后继之君开创了一个特别的传统。从此残酷血腥的宫廷政变在李唐王室屡见不鲜,除了李治这样极少数捡漏的“幸运儿”,几乎每一任大唐天子都是历经血雨腥风,从一群竞争者中杀出来的人物。】

    【公元712年,作为又一届大逃杀胜利者,由于父亲主动退位,兄长拱手相让,二十七岁的李隆基登上了大唐天子之位。解决掉碍事的姑姑太平公主后,彻底坐稳皇位的他成为了大唐王朝新的掌舵者。】

    【此时,大唐王朝这艘巨舰历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二圣”,这三位掌舵者的把持,正如日中天。明亮的光辉从东方大地照耀向已知的全部世界。】

    【而这光辉之下,同样伴随着王朝日久而不可避免滋生的弊端以及潜藏的隐患??外有壮大的吐蕃等异族小邦虎

    视眈眈,内有彼此争斗不休的各方利益集团,伴随着时间而腐朽的府兵制已经摇摇欲坠,皇室残酷血腥的斗争留下的影响尚未平息。】

    【是革除弊端,带领大唐攀登新的高峰,还是任由阴影中的隐患不断扩散,如日中天的太阳就此坠落,全看李隆基的了。】

    “嗯?”唐太宗李世民再度要素察觉。

    #34;??唐高宗李治?捡漏???#34;

    他将重要关键词重重念了一遍。

    ……我大唐的未来天子难道不是承乾吗?

    此时,李治还未出生,这个陌生的名字让唐太宗意识到自己未来还会有一个嫡子,并且这个嫡子将会捡漏继承皇位,还与其皇后并称二圣。此外,带给他最大的震撼与困惑便是:太子李承乾竟不曾登基?!

    尽管尚且年幼,但已经懂得很多的太子李承乾同样意识到这一点,脸色变得惨白。泪花在他通红的眼睛里打转。

    “阿耶,你不要我了吗?”而李世民还在呆滞中久久回不过神。

    残酷血腥的宫廷政变屡见不鲜,每一任大唐天子都要经历厮杀?仙人的话在李世民脑海中来回回荡,仿佛一记又一记重锤。

    ……难道朕的儿子将来也要经历同室操戈,两个嫡子都没了才让幼子得以捡漏?这样的未来只是想想就让他难以接受。

    ??而未来的他又要怀着怎样的心情才能眼睁睁看着亲生儿子反目成仇彼此厮杀?难道这便是他当初弑兄杀弟的惩罚吗?从未后悔过的李世民这一刻有些后悔了。

    越想越深,李世民心中大恸,源源不断的哀痛在他胸膛间涌动。他再也忍不住一把抱起泪汪汪的儿子,父子俩抱头痛哭。

    见状,原本得知惊变而难以接受的长孙皇后竟哭笑不得。她收拾好心情,温柔地安抚这对父子:#34;好了,事情尚未发生。仙人既已预警,便从今日起防微杜渐罢。#34;

    #34;观音婢所言甚是,是朕想岔了。#34;

    李世民瞬间支棱起来。

    ??对下一代的思想教育,刻不容缓!??把“兄友弟恭”和“手足情深”写成祖训,最好是刻进子孙后代DNA里!

    在长孙皇后的安抚下,李世民总算从儿子们自相残杀的噩梦中平复了心情,然后他才想起这一期盘点的主题?

    ?安史之乱。

    哦,对了,他还要看看那个罪该万死的唐玄宗究竟是多少年后的不孝子孙呢!

    强行转移注意力的李世民继续将目光聚焦到水镜上,而出现在他眼前的却并非黑暗乱世,反而是一片富足安乐歌舞升平??

    【年轻的天子李隆基并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望,他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

    【对内,他效仿其曾祖李世民,选贤举能,抑情损欲,厉行节俭,返朴还淳,上行下效之下,令

    大唐一扫从前奢靡之风。在他执政的开元年间,名相辈出,姚崇、宋?、卢怀慎、张九龄,均以正直清廉而闻名于世。在李隆基君臣的带领下,大唐王朝蒸蒸日上,风气淳朴物阜民安。从此“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对外,他积极进取,开疆拓土,收复辽西二十一州,击败吐蕃、小勃律,重定西域,无数小国纷纷归附,胡商往来不绝,大唐声威远播域外,俨然天朝上国!】

    【除了内政、军事和外交上的辉煌成果,大唐在文化艺术领域同样空前绝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隐孟浩然,都纷纷在开元时代大放异彩,更别提与李白并称三圣的书圣张旭、剑圣裴?,以及名动后世的画圣吴道子……当后世之人将目光驻足于这段历史,入目所见群星璀璨,共同装点了盛唐的繁华夜空。】

    【??在李隆基手中,大唐抵达顶峰,文化璀璨,武功彪炳,天下殷富,四海升平,诞生了华夏最辉煌的开元盛世!】

    旁白话音落下,一道人影在镜中浮现。

    他一身洗得发白的布衣,容貌苍老憔悴,如霜的发间偶有几缕漆黑,一眼看去便经历了无数的风霜雨雪、苦难磨砺,让那双苍老的眼睛里透出仿佛洞彻世事的悲悯。

    一行小字从他头顶浮现出来:[诗圣杜甫],引得镜外观众连声惊叹。

    老人目光悠悠,仿佛在为年轻的后辈讲述故事,一边回忆往昔,一边轻轻吟诵:“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34;九洲四道无豺虎,远行不劳求吉日。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34;“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一幕幕画面伴随着诗歌讲述而出现,将那个安定而富足的

    盛世呈现在众人的眼前。

    堆满了谷仓的粮食,如流水般白花花涌出的稻米,四通八达的官道,来来往往笑容满面的商旅,田野间嬉闹的孩童,男耕女织、不愁饥懂的百姓……最后,画面定格在壮丽辉煌的大唐皇宫,清晨朝阳初升,百官井然入殿,皇帝高居御座,来自天下各国的使臣依次入内,神情恭敬,璀璨的金光透过殿门照耀而入,宛如人间神国,而执掌“神国”的大唐天子便是万王之王。

    在后宫养老生儿子的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以及女帝武则天,不同平行时空的几位天子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露出没见过世面的震撼眼神。

    #34;这就是开元盛世?好一个开元盛世!#34;

    唐太宗李世民心中郁气一扫而空。

    大唐群臣同样欢欣鼓舞,尽管如今的大唐不如开元时期繁华,但看到未来的盛世,想到如今的他们正是在为盛世奠基,便让大家感觉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有了意义。

    ??未来的开元盛世,也有他们的功劳!

    尽管他们都活不到那个辉煌的未来,但后世子孙能够踩在他们开辟的路上继续前进,走到更远的地方,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不正是华夏代代薪火相传的理想吗?

    女帝武则天眼中更是异彩连连。

    #34;想不到我这孙儿还有这等本事……#34;

    至于李隆基干掉了太平公主这件事,成王败寇,既然前者当上了皇帝,后者沦为阶下之囚甚至性命不保,也是理所当然。从血雨腥风中走出的武则天便是如此想的。

    不知未来自己如何下台的武则天还以为是她主动将皇位传给儿子,随后儿子又退位让贤传给李隆基,又见镜中李隆基的表现相当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