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章 节已被锁定(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至于中泰缅老四国边界上的华裔人口具体有多少?有人称约二十万,实际上难以估算。据经历者回忆说,一百万足足有余,为了不引起东南亚国家的恐慌,只上报了约一成的人数。目前泰缅侨民相关事宜,以台湾地区内部事务主管部门移民署、中华救助总会和台湾地区驻泰国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
1949年,国民政府在抗日胜利后,由于一连串政策错误,导致民心思变。又在一连串军事失败下,丢失了大陆地区,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建立了新中国。国民党军力江河日下,最后连国民政府云南省长卢汉也宣布起义,加入新中国。
在此情况下,原属于国民党云南地区的第八军九十三师,经历了吕国铨、李国辉、李弥、段希文四位国民党将军,在国军战败大陆后,由于没有退路,不得已在中将团长李国辉带领下,进入金三角地区,与滞留在当地的原国民党抗日远征军残部,合并为九十三师。
在祖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效忠台湾地区的李弥等众部队,被迫偕同家属自云南、广西南部辗转进入于缅甸、老挝北部接壤的滇缅边境。希望通过中南半岛北边的丛林,冒着罹患丛林疾病的危险到泰国,再踏上回台湾的路。
但是往泰国的这条路并不好走,除了云南省江心坡地区(今缅甸克钦邦北部)距离泰国有上千里之遥,这些持有军械的部队,还因此被缅甸视同外敌。在孤军进入缅北后,被缅甸国防军要求缴械投降,但中华军队岂能受番邦蛮夷的胁迫呢?在协商未达成的情况下,连连遭到缅泰老三国联军的武力围剿。但就是这样一支疲惫之师,打得三十万缅泰老三国联军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但是,孤军深入东南亚后,在完全没有后方支援的绝境下,在穷山恶水中要做到自力更生谈何容易,当中许多军人和随员便因此罹难。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方面传来合作意愿,将在滇南以空投方式,援助这支孤军物资。但是这支人数达到几万之众的李弥残余部队,其实多数是农村的地主武装,诸如还乡团、青年救国军、街头的流氓混混这类的乌合之众拼凑起来的,因为缺乏正规训练,作战能力并不强。
所以在反攻云南时,不敌作战经验丰富的人民解放军,又因缺乏后援支持,失败是必然的。
但独自面对缅甸国防军时,竟然一度在缅北暂时打下比台湾大好几倍的地盘来。
缅甸政府惶惶不可终日,求助于新中国政府,于是解放军进入缅北剿匪,最终把他们赶到缅泰老金三角地区蜷缩着,军力物资耗损甚巨。而大陆方面一直把这股扰乱边界的前国军残余部队,称为叛军、土匪。
对此缅甸政府便于1953年与苏联一起,在联合国大会上控告台湾当局入侵。
联合国便经由泰国的同意,安排这支孤军来到泰缅边境的金三角和清莱美斯乐,一部分分三批五十二个梯次遣回台湾;另一部分在属荒山野岭的边陲地带,等候反攻云南故乡的最佳时机。
在泰国,这支叛军匪徒终于收到了,来自台湾的新式美制武器,且重新整编成一支精锐部队。而论当时台湾当局掌政者蒋中正所重视之程度,据遗老回忆及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所公开的相片相佐证。
1953年7月间,蒋中正曾指派蒋经国前往泰北巡视,其中可见一般。
蒋中正指示:择佳机,图反攻!
许多云南籍的国民党兵,由于故土难离,不愿意撤到台湾去,自愿接受明撤暗留指令,成为为党国效忠的志愿军人,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能在泰北收到从台湾运来的军需物资和资金。
但是为了避免给台湾的友邦泰国,带来不必要的外交麻烦,顾忌大家的脸面。
1958年反攻云南时,仍然借道经过缅甸境内,对云南西南部八县进行烧杀抢掠,杀害边境军民八百余人,大肆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安宁与幸福。
解放军受缅甸国防军的邀请,跨境追击这股蒋匪残余部队,直到把他们再次赶进了金山角地区的原始密林中,才停止了追击。
在东南亚多国的抗议谴责下,1962年,联合国再次介入了调停。
由于这支国军残部绝大多数都是云南人,思乡情浓,依然遵照着台湾政府明撤暗留的指令,不愿意离开缅北。不同的是这一次形同向国际宣告,当地军人再有任何行动,与台湾地区政府无关,为台湾洗去了教唆犯的嫌疑,搞得泰国政府很是无语。
而大陆政府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这支时常骚扰边境的叛军匪徒进行打击。
因生存需要,应泰国军方要求,这支国军残部主将段希文、副将李文焕、参谋长雷雨田与内部决议:出面协助远征泰国政府非常头疼,又久攻不下的苗共和泰共武装。
经过多番浴血奋战,最后段希文终于帮泰国政府完全平定了,苗共和泰共的两支武装,国军残部亦死伤过半。
消息传至曼谷,对泰国政府而言,这是天大的喜讯啊。
这支国军残余部队用生命换取胜利的奋斗精神,感动了泰皇普密蓬,主动邀请国军将领踏上泰国京城之路,御赐公民权和居留权。从此才确定了这支国军残余部队在泰北,以雇佣军形式长久驻留的必要性。
在颁授典礼上,段希文向泰皇跪下领受,并由衷感激普密蓬,愿意收容这批哀哀欲绝、天地不容的国际孤儿。
由于泰国人仍难以充分信任这批,经过千锤百炼方蜕变得骁勇善战的外籍军人,活动生活范围也在泰国反对党的要求下,完全被局限于泰国北部。他们的子弟被要求不可以赴泰国一般乡镇或城市求职,仅允许留住当地。
面对大片贫瘠的土地,能够活着就是奇迹的情况下,他们反而不以为然,这却是孤军孤悬异域多年,最渴求的身份认同。起码,他们可以凭著这个仅有的权利,合法地惨淡经营这片新家园。
起初,约有二十年的光景,这批客寄在泰缅边境的荒野中、一度肩负反攻复国大业的所谓志愿军,论生活状态犹如难民。到了1982年,经过作家柏杨的亲自采访,通过小说《异域》才披露了这支雇佣军及其家属,在当地仍过着没水没电的艰苦生活。引发了香港和台湾的救济风潮,这支雇佣军的生活状态和子弟的教育品质,方才得到了些许的改善。
这支叛军雇佣军自第三代起,一部分于泰北落地生根,生活状态接近小康。
由于在泰国及缅甸政府未给予,于泰缅境内出生的孤军后裔,拥有与父辈一般的身份之下,除了语言和生活习惯与当地人民一般,形同于仅持有居留权的外来者。发展受限于泰北山区,要像一般华裔泰国人那样,完全融入泰国主流社会,仍有着看不见的阻碍。
因此用功念书回台湾深造发展,是这批子弟最稳当的坦途之一,家长遂对此多抱以全力支持。
这次董庭柱带队剿灭的就是这批雇佣军的一个旅,他们在湄公河上抢了爱垦国际的货物运输船,还打死了两名押运队员。
他们长期在台湾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宣传和洗脑教育下,对于大陆人民视为寇仇。所以他们要找死,周航就只能成全他们。
一位被俘的叛军连长指着天上盘旋的无人机问道:“那无声无息地飞到头上扔炸弹的,是什么东西?”
一队队长刘宇淡淡地说道:“那是道格周发明的丛林小霸王!专门用于丛林作战的尖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