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明末下11(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说完士绅优免,我们再来说说明朝的朝堂顶层设计。】朱元璋心里还在想刚刚说的士绅优免的事情。
这岂不是说他这么做是错的?
可士绅优免应该是个有利于读书人的好事吧?
朱元璋咂咂嘴,摇了摇头。他本来是想鼓励天下人好好上进读书,免除普通人家的负担的。
结果可能这个政策有点对读书人太好了,很快被有功名的人钻了空子。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性,天命不再,转移到了他的身上,所以他来当这个英雄。
这么说,自然是为了安抚那些怀念元朝宽纵的各族地主士绅,也是为了继承元朝的疆域,但也说明,这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说辞。
这就是古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和合法性。而这一套东西,是儒家提供的。换句话说,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合法性来源于儒家。
这套意识形态的东西,自董仲舒到宋明理学,虽然经历了唐末藩镇的小小挫折,但逐渐完善,并且随着科举制度的固定,而彻底发扬光大,成为文人思想上的一个利器,更是一个枷锁。
所以,天子虽然掌握对文官的生杀大权,但四书五经,各种儒家经典以及意识形态组合起来,就像东方版的圣经一般不容置疑。
怎么样才算信仰上帝,教会说了算,天子要如何保持天命在身,那就是儒家出来的文人说了算。
万历可以力排众议去援助朝鲜打跑倭寇,却因为太子的事情和文官拉锯十几年,最后还输了。
其核心原因就是,决定一场战争,是君王的王权范围内的事。而决定废立太子,却是意识形态上的大事,属于“神权”的范畴。用君权去侵犯这种意识形态,儒生文官自然要据理力争。
就算是嘉靖这个天生的天际深沉老道士,想用大礼议来分化控制文官,也拉锯了十几年。
君权和文官集团的矛盾,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的儒教虽然没有发展出严密的组织,却更加隐秘地垄断了封建时代本属于贵族和世家的朝廷官职。因此宋明的君权与文官集团的矛盾,本质上就是世俗君权和意识形态所代表的“神权”的矛盾。
这一点,我认为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和西方国王与天主教会的斗争是有相似性的。
因此,他们会在千百年间,对孔孟的学说不断吸收、改进、更新版本,为统治者服务,更是为自己所在的阶级服务,从而让许多学说思想走了样。】
百官们一个个都颤抖起来,不知道是因为被说中了而觉得恐惧。还是觉得天幕几次三番的污蔑他们,实在忍不下去。
“意识形态”这个词他们没听过,但是意思差不多能够理解了。
就是说他们只维护儒家,维护自己的地位,甚至为了这些东西去对抗皇权。
虽然这样说……好像也没错。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八扇屏风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贝们注意了,这个顺序很重要!奏疏先给皇帝,那皇帝才是老大,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