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争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t;font-size:16px;" href="javascript:%24('body,html').animate(%7BscrollTop:0%7D,100);">↑返回顶部↑</a>

    浑瑊擦了擦满脸的血迹,用力一吹口哨,很快,有唐军策马赶来,见他单骑擒契丹可汗,敬佩不已,纷纷赞其神勇。

    众人绑了李怀秀,道:“走,押去见郭节帅。”

    “慢着!”

    浑瑊把长枪往地上一敲朗声道:“雍王爵位最高,又是他指挥我等大破契丹,自是该去见雍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他不可能支持雍王谋篡,但他是被薛白以亲卫的名义调到河北战场的,立了战功,当然得算这支亲卫军的,否则事后论功行赏,吃亏的是他的同袍。

    作为将领,他的集体荣誉感是很强的。

    擒下契丹可汗,确实也极为荣耀。

    “万人敌!万人敌!”

    待押了李怀秀回营,大营中欢呼声阵阵,浑瑊终于也如李晟一般,年纪轻轻就夺得了万人敌的称号。

    各将领凡是归营奏事,无不询问“雍王麾下的猛将浑瑊是那个?”

    军中同袍们围着他不停夸耀、请教,声音就没有中断过。

    “你们不知契丹突然杀来,大军差点就战败了,浑瑊一人杀入万骑之中……”

    一直热闹到了天明,浑瑊忽然发现薛白在听了一桩汇报之后面露忧色,连忙跑上前待命。

    “雍王,末将还能战。”

    “并无战事,且去歇着吧。”

    浑瑊觉得这不是军令,也不去歇,依旧立在旁边待命。他此时正兴奋着,如何睡得着?

    听了一会,他方知是如何回事。

    原来是雍王认祖归宗前的那个弟弟薛崭,不听军令,擅自跑去追击史思明,一夜了还未归来,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此事让李光弼军中各级将领都很难办,记功也不是,记过也不是。

    薛白的表态则有些不近人情,让军中依军法处置便是,因薛崭不听军令,若二日不归,就依逃兵来办。

    浑瑊见此情形,心中的兴奋感顿时就消了许多。

    他虽立了大功,可雍王却在这一战中损失了一个至亲兄弟,而且,非但不能追赏战功,还得问罪。

    当日,唐军忙着收拾战场、清点战果,各路追击的兵马相继归营。

    因郭子仪的有效指挥,逃散的叛军对周遭的侵扰被降到了最低。

    至此,一场持续了快两年的叛乱几乎要被平定了。

    说是几乎,乃因它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变数,比如营州还未归降,假设史思明逃回营州,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又忙了一夜,缴获的军器盔甲相继清点入库,俘虏也安置妥当。

    北营,郭子仪终于得空,与李光弼见面商谈。

    “此战雍王是首功,此事只怕是否认不了啊。”

    李光弼道:“平叛大计由雍王所定夺,封常清千里奔袭出于雍王首肯并向朝廷担保,再加上大破契丹援军之功,担得了首功。”

    郭子仪无奈道:“他帐下擒来的那位契丹可汗,比得来你我俘虏的万人。”

    “是想说献俘一事?”

    “不错,若是献俘,则其威名天下皆……”

    话才说到一半,帐外忽有了大动静。

    郭子仪为人警觉,当即停下议论,掀帘而出,去看发生了什么。

    “何事喧哗?”

    “节帅,擒住史思明了!”

    “真的?”

    郭子仪对擒杀史思明并不抱期待,作为三军统帅,他更重视的还是大局,而不是贼首一人的性命。且他知道史思明为人狡黠,军中骏马又多,每次大败都能逃走。

    当然,若能擒住史思明,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向圣人、百官、天下人禀明功劳时,他们可不是每个人都懂大局的,看的就是贼首伏诛了没有。

    “当是真的!”

    “人在何处?”

    郭子仪迈步就要去看史思明,却听到了一个让他十分意外的回答。

    “报节帅,贼首在南大营,雍王帐下。”

    “怎么会到河那边去了?”郭子仪哑然失笑,“老夫亲眼看到贼首向北逃了,莫非擒了个假的来报我?”

    “是薛崭擒回了史思明,因归营时被旁人拦了,他一气之下,押着人去见了雍王。”

    郭子仪默然半晌,回过头与李光弼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有惊讶,也有无奈。

    这一战,竟是两大战果都归了雍王不成?

    薛白端坐于上首,从容不迫地饮了一口水。

    帐中,被五花大绑的两个俘虏正在大眼瞪小眼。

    李怀秀一见到史思明就发了怒,破口大骂。

    “废物,我早该知你是废物!当年我大败安禄山杀得你丢盔弃甲,只身躲入山谷。悔不该听你这手下败将之言,兴兵入唐……雍王殿下,都是史思明欺骗了我啊,其实我是大唐的忠臣!”

    这般一宣泄,都不必查验,便知这史思明就是真的。

    浑瑊见状,目光便落在史思明身上,没有移开。

    史思明身上受了好几处伤,大败之后身上依旧有一股凶狠彪悍之气。

    他听了李怀秀的话,心中登时恼怒。

    当年之所以被李怀秀击败,那是安禄山指挥不当、急于求成,他早就意识到不对了,又岂是他废物?

    再说此次之败,若是李怀秀能半个时辰击唐军大营,他们完全有机会大胜,败就败在李怀秀误事!

    但史思明没有开口反驳李怀秀,没有意义。李怀秀之所以说这些,是因契丹还有被唐廷招抚的可能,而他则是必死。

    史思明的目光落在了薛白身上,开口道:“你就是薛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肆!”刁丙叱道:“大唐雍王在此!”

    “我听过你的诗。”史思明确实是喜欢诗,道:“相比李唐宗室之身份,我更敬伱是个诗人。”

    这样从容不迫的语气,平常的话题,让他显得雍容了一些。

    史思明又道:“你我诗风,风格很像。”

    “也许吧。”薛白道。

    “若没有你,我必已夺长安,推翻大唐!”史思明又有了傲气。

    “你错了。”

    薛白摇摇手,谢绝了这种恭维,难得与史思明说了几句交心之言。

    “若没有我,你们一样会败亡。大唐气数未尽,民心尚在,还有无数忠臣良将匡扶社稷,这是势,势在人心。而你们从来都不得人心。”

    话到后来薛白也略有些意兴阑珊,又道:“我只是顺着大势,帮着引导了一小把而已。”

    史思明冷笑,道:“你们想当唐的顺民忠狗。我不同,我只服强者。”

    他眼中有不易察觉的光芒一闪而过。

    与薛白说这些,他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早就知晓薛白谋篡的野心。

    那么,薛白其实是有与他合作的一点可能的。前提是,需要告诉薛白一些养寇为重、成大事不拘小节的道理。

    方才这句话,他就是想激一激薛白。

    可薛白根本不接茬,云淡风轻地道:“强者?时势造英雄罢了,我眼中没有强者,只有世间万民、千年传承。”

    史思明一愣,再看薛白,目光就有些疑惑,像是在看一个傻子。

    他本以为薛白是个雄才大略的枭雄,此时看,却是一个脑子不清楚的软弱之辈。

    想像中薛白像彪悍凶狠的史朝清,实际上似乎像是优柔寡断的史朝义。

    可他跪在这,薛白坐在那,成王败寇,让人无话可说。

    这般一想,愈发悲凉了,史思明不由叹了一口气。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薛白似乎觉得与他谈话没意思,打了个哈欠,站起身来。

    史思明还待说些什么,有士卒进来,禀道:“雍王,两位节帅想见见俘虏。”

    “见吧。”

    薛白随口应了,自去探望薛崭。

    史思明见此情形,便知与薛白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所能求的,唯有死前的尊严了。

    浑瑊跟在薛白身后,进了伤兵营,以有些好奇的目光看向了躺在担架上那个与他同龄的年轻人。

    “阿兄。”

    薛崭还想挣扎着起身,被薛白拦住。

    “躺着吧,大夫说你身中数十创,何必这么拼?”

    “我知贼首对阿兄有大用,誓要为阿兄擒回来!”

    薛白没有否定他,而是点了点头,道:“军中都夸你勇冠三军,往后也是名将了。”

    “真的?!”

    薛崭大喜,连忙撑起身来,结果牵动了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他目光扫过了一旁的浑瑊,笑容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一点。

    虽然嘴上绝不可能承认。可事实上,在浑瑊面前,他私心里是不敢自诩名将的。

    毕竟他也听说了浑瑊只身破阵之事,且以一敌百硬生生地活捉了契丹可汗,

    反观自己,只战一个史思明,就差点一命呜呼。

    薛崭才移开了眼神,却听浑瑊忽然开了口。

    “你这人,倒还真是了得,竟能擒了史思明。”

    薛崭先是一愣,接着不由深感骄傲。

    连自己服气的人都佩服自己,这感觉让他想笑,偏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嘴稍咧了一下,显得局促起来。

    他不知该如何回答浑瑊,好一会才小声地说了心里话。

    “我总有一日要成为比你还强的名将。”

    “放心吧。”浑瑊道:“我不会让你超过我的。”

    薛白听着这两个年轻人傻气的对话,不由感慨。

    叛乱虽要平定了,大唐名将并未就此凋零,只看这些奋勇争先的年轻人,就知当有一个更加璀璨的未来。                <a style="font-size:16px;" href="javascript:%24('body,html').animate(%7BscrollTop:0%7D,100);">↑返回顶部↑</a>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