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对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翌日清晨。



    屋子里静谧无声,沉得人喘不过气来。



    林元瑾昏昏沉沉地被扶到梳妆镜前,感受着几双手马不停蹄地在身上?饬,等缓过神来才睁开眼,恰好对上旁边婢女的视线。



    却见那婢女眸光一慌,迅速垂下眼,往后退了几步。



    她在怕我。



    林元瑾收回视线,看向镜中的自己,镜侧映出张嬷嬷和蔼的脸,开口问:“嬷嬷可是训过这些新来的婢女?”



    “正是。”张嬷嬷答道,“打发走了不听话的人,新来的这些自然要忠心顺从,殿下身边可容不下有歪心思的人。”



    “嬷嬷贴心,我总有顾不到的事。”林元瑾笑容满是信赖,目光看向窗边的绿菊,话却是对着旁边婢女说的,“你们各司其职便好,我不会无缘无故罚你们。”



    旁边的婢女们乌压压一片跪下来称“是”。



    “将窗户打开吧。”林元瑾轻声说。



    看着窗外鲜妍的花色,胸前的窒息感似乎也能少了几分。



    “太子妃心善,但也容不得下人作恶。”一道声音伴随着脚步声悠然而来。



    林元瑾看着绿菊的目光一顿,听到这熟悉而陌生的声音站起身来,见太子眉目生辉,言笑自若走来,托起她的手将她扶了起来,心中莫名有些空落落的。



    婢女们适时地退开。



    “日暮宴席,符仪怎么得空现下来寻臣妾?”林元瑾扬起笑容,好奇地看着太子。



    她自打洞房之夜后便没见过太子本人,怎么今天突然露了脸。



    “党同伐异之举屡见不鲜,只今日凶险,需得太子妃配合。”太子抬起手,指尖拨了拨她的耳坠,笑着与她说,不掩亲昵。



    他已从崔夷玉口中听闻这几日两人的言行举止,虽知晓是形势所逼,他们也并无半分不妥,可如今再见眼前妻子,心中还是稍有不适。



    但少女清莹秀澈,顾盼生辉,周身的华服压不过她姣美的脸庞,干净得令人心折,让人心热迫切地想将她染上别的色彩。



    想到如今病即将痊愈,一切都可恢复如常,再用不上那碍眼的替身,太子脸上的笑容也真挚了几分。



    林元瑾盯着他的脸,感觉有几分古怪,但又说不上是哪里奇怪,只是困惑地垂眸思索,状似羞赧:“臣妾听得符仪与母后教诲,自不会出差错。”



    她不知皇后与太子之间关系如何,但就此事,结合皇后与崔夷玉说给她的信息,就是裴氏想借由太子病情在宴席上演一出好戏扳倒太子。



    虽然皇后和崔夷玉没直说是什么病情,但林元瑾见这病外表看起来无恙,又严重到能影响嫡长子继承权,多半就是男子隐疾。



    毕竟在古代无后即不孝,更何况是帝王之家。



    裴氏既想借此扳倒太子,崔氏就必然顺水推舟,借题发挥,在朝堂上排除异己,能斩一个是一个。



    皇后自认运筹帷幄,崔夷玉也嘱托她安静自保即可,一切交由他来处理,可今夜,崔夷玉便是太子,林元瑾认为他作为被指认有“罪”之人,可能有理在身,所言却并不一定绝对有效。



    毕竟他们要说服的并不是公平公正的法官,而是君座上的皇帝。



    他们要做的并不是在证明清白之后痛打落水狗,而是要让皇帝认为他们是受害者,从而为他们做主。



    这般来看,林元瑾此刻最珍贵的并非是她太子妃的身份,而是皇帝对她的回护,亦或者说是对她与太子“少年夫妻”“琴瑟和鸣”的回护。



    林元瑾愈想愈深,意识到她能做些什么。



    毕竟她如今护住太子府,便是护住了她自己和……



    “若宴席顺利,吾二人平安归来,孤重重有赏。”太子勾着嘴角,抬起手,指节在林元瑾的鼻梁上轻轻一刮,看着她懵然的单纯模样,笑着挥袖转身就走,



    只余得林元瑾困惑地看着太子背影,都没来得及去拾被打断的思路,心中忐忑不安。



    他在开怀什么?又要赏赐什么??



    这份风雨欲来的谜题伴随着林元瑾上了入宫的马车,马车中坐着垂眸看着书卷的崔夷玉,不知等了多久。



    “殿下早晨与臣妾说回府有赏,臣妾实在好奇。”林元瑾开口,望着崔夷玉,直问。



    有赏?



    崔夷玉抬起眼,安静地望着林元瑾,面露思索。



    此事太子并未和他说过,许是没想到林元瑾会直接开口问,也可能因回府之后太子便不再需要他来代替。



    但他还是猜到了一个可能。



    “届时太子妃自会知晓。”崔夷玉隐约听到马车外的声响,露出浅淡的笑容,笑意一如既往不及眼底,空洞又死寂。



    太子找大夫的事办完,该有的暗桩自然也都回来了。



    而他的任务于今日宴席结束时,也正式了结了。



    说罢,崔夷玉就垂下眼看着书卷,不再多言。



    林元瑾察觉到崔夷玉的态度,感觉到他明显的疏远与拒绝,也逐渐意识到了什么。



    无论是太子没告诉崔夷玉,还是如何,他眼下都丧失了与她多说半个字的权利。



    马车车轮轱辘轱辘转,林元瑾心中的不安也愈来愈强烈,仿佛有超出她控制范围的灾祸即将发生,而她什么都不知道。



    这样的情绪持续到了日暮降临之时。



    日落西山,皇宫之中燃起灯火。



    宣阳宫中灯火通明,橘红色的火光闪烁飘落在雕梁画栋之上,蜿蜒的金线折射出细密的辉光,典雅中透着奢靡。



    帝后坐于正殿上首宝座。



    “太子、太子妃到!”门口的太监呼。



    崔夷玉引着林元瑾走进这金碧辉煌的宫殿,缓步停在了帝后下方。



    司赞官在侧高声:“俯伏拜!”



    乐声之中,两人齐整地叩首行礼,等听到“礼毕”才起身,随内侍官指引坐到帝后下首。



    接着便是二皇子携诸弟妹先后向帝后、太子夫妇行礼,再鞠着身笑言贺词:“愚弟周珩,得遇长兄荣膺册宝,不胜荣幸,于此代诸弟妹恭贺皇兄。”



    这之后便是文武百官携命妇入殿,文左武右,异位重行,浩浩汤汤一行人进来,齐齐行跪拜礼,祝贺词。



    空旷的宫殿里乍然盛满了人,臣子命妇行完礼随声入座。



    宫女们鱼贯而入,将早已准备好的美酒佳肴放在桌案上,伴随着乐曲再起,舞姬们如踏仙云般进来,气氛也稍稍轻松了些。



    崔夷玉承应皇帝之言,先是应付完推杯换盏间的客套,见暂时没别的动静,才转眸看向身侧安静的林元瑾,低声问:“可有不适?”



    “没有。”林元瑾微微仰头,摇了摇头,“殿下不必担心臣妾。”



    在入宫之前她就在腹里垫了些东西,不多不少,只要撑过眼下便可。



    “用不了多久。”崔夷玉用指节轻轻推开酒盏,拿了杯热茶给林元瑾,望着她的眼眸平淡而笃定。



    为了保持皇帝的判断能力,他们必然不会将事情拖到酒后。



    一曲将歇,靡丽的绸云般落下,舞姬们缓缓退开。



    中间有了空档。



    林元瑾抬眼一看,撞上了二皇子的视线,见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朝他们的方向聚了举杯。



    上座蓦然传来笑声,立刻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毕竟皇帝的喜怒便是影响大局的风向,无人不在乎。



    就见皇帝随意地摆了摆手,感慨着着看向下方的太子夫妇,笑着说:“前几日才与你们说,子嗣一事不急一时,哪知方才你们母后竟平白说起若是以你二人的美姿容所生亲儿,也不知与今科探花郎孰美。”



    林元瑾抬起眼,倒也不觉得羞赧,偏过头看了眼崔夷玉,好奇地问:“恕儿臣好奇,听闻三岁见大,父皇可记得太子幼时是何模样?”



    皇帝眯了眯眼,似在回忆:“太子肖母,面相确实未变过。”



    “父皇这般说,儿臣倒希望子嗣肖父。”林元瑾扬起灿烂的笑容,“儿臣也想看看太子殿下幼时的模样。”



    崔夷玉在一旁静静望着她浅笑,不置可否。



    “孩子气。”皇帝听得这话竟有些哭笑不得,手指隔空点了点她,眉宇却不见分毫恼意。



    他像看见了昔日不得见的瑰丽画卷在眼前展开,每一幕都让人身心舒畅,成了亲后太子都比往日更加顺眼。



    突然,下座之中一个官员抬袖走出,拱手于身前,定神开口:“恕臣无礼,搅扰了陛下天伦之乐。”



    林元瑾面露惊愕,像是完全没想到会有臣子打断他们之间的对话,当即蹙起眉,转过身看向声源。



    “微臣听得陛下与太子妃殿下谈论之中涉及皇家子嗣。”那官员目露迟疑,似欲言又止,又不得不继续说,“本不应在此时相谈,可微臣心中确有要事与皇室绵延有关,臣担心江山社稷有恙,于此踌躇??也不知该不该说。”



    他这一出如重石坠湖,惊扰了郁葱树影。



    殿里的乐声骤停,原本的喧哗声也消弭殆尽。



    所有人的目光乍然集中在中央的臣子身上,多少透着些惊疑不定,似没想到今日会有岔。



    皇帝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先是沉默,目光一一扫过下方的人,从他所出的太子、二皇子到身为臣子的裴相、崔大将军,最后才落到躬身的刑部郎中身上。



    大部分人哪怕有疑,或者是装作有疑,也都镇定自若,像千年的狐狸,露不出什么风声。



    十几年君臣,他了解这些人,这些人也了解他。



    只是既了解他,就应当知道,他今日不想出任何意外。



    “邓爱卿。”皇帝手扶着椅臂,凝视着刑部郎中,心平气和地说,“现下是宫宴,并非早朝,若有急事也不必现下报。”



    “恕臣失礼,但此事关乎我朝百年社稷安稳,微臣不敢不报。”邓郎中长哀叹一声,掀起衣袍,沉沉地跪在地上,叩首在地,行了个大礼。



    “陛下,邓郎中向来尽忠职守,恪守本分,如今在宴席上冒然出此言,或许真有迫切之事。”一旁的官员站出来,躬身请示。



    “邓郎中如此唐突圣驾,想是已做好了受罚的准备,既陛下与百官皆在此,公正公开,请他一阐其咎,知其苦衷,再罚也不迟。”



    “陛下,臣附议。”



    “臣……”



    文官如此,武将一侧倒有人直白地嗤笑了声,不以为然。



    崔大将军鬓角花白,手抚胡须,若有所思地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眼淡定自若的太子,笑着说了声:“太子宴席公然起事,你们心里想什么你们自己清楚,难道陛下就不知吗?”



    这话便是干脆地将此举往结党营私的方向扯了。



    “微臣未曾有半分私心,当得起问心无愧,污蔑自是不攻自破。”邓郎中眉心一动,俯地不起,开口,“臣赤胆忠心,哪怕舍身也必然要换得家国清白永续,望陛下明鉴!”



    “若有奏,早不奏晚不奏,偏偏要在太子宴席上奏,尔等之心昭然若揭啊。”太子詹事笑着说。



    “若心中无愧,为何百般阻挠?”旁人反口一句质问。



    命妇们看着眼前之景倒是新鲜,若有宫宴,她们向来是跟随皇后、太后在其他宫殿之中,泾渭分明,唯独像今日这等特殊大宴才会同席而坐。



    如此,官员们你来我往,竟无休无止起来。



    眼见皇帝面色不虞,崔夷玉站起了身,雅致地行了一礼:“邓郎中尽忠职守,聪慧过人,既知冒然出头于礼不合,应当是有理有据。”



    他似不在意、也不知邓郎中会说些什么,只解起围来:“父皇不若当着文武百官之面让他说个明白,以免朝中生疑,让人含冤,反倒留下祸患。”



    崔夷玉微微颔首,脊背如尺清直,喝了酒以至眼尾泛着点点嫣红,眸光却澄明生辉,薄唇微启,未有半分迟疑。



    也不知是早料到今日会有人生事有所准备,还是清正自知,丝毫不惧外人诋毁。



    皇帝思忖着转而看向邓郎中,叹息中带着几分息事宁人:“你若现下退下,朕便不治你罪。”



    太子似乎相比往日更难看透,也不知是不是成亲之后有所长进。



    裴相看向怡然自若的崔夷玉,蓦然蹙起眉,眸光狐疑起来。



    此事多方认证,十拿九稳……太子还能有破解之法?



    他视线游移在帝后身上,最后看向了林元瑾,只见她局促不安,目光几乎黏在太子身上。



    裴相心中又稳当了几分。



    年轻人没经过风浪,脸上藏不住事。



    “臣,心中有疑。”邓郎中道。



    皇帝闭眼“嗯”了声,“起身吧,”再睁开眼时不怒而威,“说吧,有何事不解?”



    “是!”邓郎中直起身来,声音温吞,却字字清晰,“臣有疑,敢问皇上,若太子有疾,碍于子嗣,宗室子弟由此便生异心,朝中大臣游移不定,忙于结党对立,连累茫茫百姓,江山从此飘摇不定,再无安宁之日。”



    “如此,太子可还能为‘太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