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新装备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意见是不换装,但是元老军官们各有心思,“换装”和“不换装”各有支持者。在总参的会议室里,陆军的元老军官们爆发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持续了两三天,双方各自摆开沙盘、地图和前线拍摄的视频,进行了反复论证。为此还把首批配发37式步枪试用的海兵队指挥官石志奇也就叫来“论证”。



    石元老是1637步枪的忠实爱好者,在“试用”中每个战例都做了记录。结论是这枪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早点装备部队。



    当然,期间又扯到了步兵需要不需要装备胸甲的问题,又爆发了一阵元老院特色的跑题争论。



    征询意见书在周游元老院一圈之后终于落地了,最终的结论是元老院式的和稀泥。马国务卿在国务会议上做了总结性发言。认为1637式步枪“是先进的,是进步的,是代表了新军事趋势的”,然而“该枪大规模量产需要时间”,既然该枪已经定型,投入量产进行换装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于是会议决定,在儋州工业园新建步枪工厂,至于弹药厂暂不上马,而是和米尼弹的生产厂合用,逐步过渡到定装弹生产。



    当然,新步枪工厂要形成产能是需要时间的,为了让部队尽快熟悉,所以1637步枪将采取“少量多批次”的形式分批装备部队。



    第一批装备的部队是元老院护卫总局指挥的临高警备营,侦察总局特侦队也会少量采购;海兵队目前已有了大约一个排的“试用品”,会上决定该枪将全面装备海兵队第一远征队。取代原本的霍尔式步枪。



    在陆军部队中,先期装备的对象为山地连和轻步兵连。逐次在扩展到战列步兵。同时1637还将生产短管型号,用来装备炮兵、骑兵和海军



    这个议案算是尘埃落定了。对于反对派来说,逐次换装自然不会冲击到部队的现有体制;对于赞成派来说,这算是从法律层面上批准了步枪的换装。而且确定了订货单位之后,步枪的订单也有了保证——虽然是兵工厂,也是要核算成本和利润的。



    现在,37号工厂落地的事情自然就到了东门吹雨眼前了。虽说这是工业口的事,但毕竟又是兵工厂,许多事情都得他来批准。



    从来行文的内容来看,牵扯到1637步枪设计的好几位元老都到了儋州,预备着卷起袖子大干一场——毕竟这是他们的亲生儿子,得充分证明其“优秀”才行。



    众所周知,武器好不好用,设计性能只是一方面,组织生产才是重头戏。这世界上有无数设计指标看起来很美好的武器由于生产上的欠缺搞成一地鸡毛的,轻武器上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尤其多。



    目前发给海兵队和护卫总局试用的步枪,都是机械口元老带着技术骨干精心制造加工出来的,材料也是千挑万选的。自然表现出色,但是批量制造,又要假手于水平低劣的速成工人,质量下降是必然的。



    “这李一挝又没设计过1637,他跑去凑什么热闹?”再一看才发现原来这联勤37厂是预备拿“侦察总局修械所”作为底子。



    所谓的“护卫总局修械所”,其实就是个造枪的小作坊。专供李一挝手搓各种“现代”轻武器,以满足于某些元老对某些轻武器的执念。比如不少元老都有一支的托卡列夫TT33、勃朗宁和鲁格之类的元老院版本的“化隆造”就出自这个修械所。



    “原来如此!”东门吹雨想,难怪他们要拉李一挝入伙。



    原因之一自然是因为他本人就有好手艺,是个相当优秀的钳工,又熟悉各种轻武器的结构,经验丰富。其二是这个修械所接收了过去北美分舵运来的各种枪械设备。虽然在旧时空这些设备只能算是玩票用的东西,但是到了本时空却是高精尖,各种本时空制造的设备也是最新最好的。而且这个修械所长期为特侦队做武器保养、维修和翻新工作,培养了几十个有丰富的现代武器维修经验的技术工人,这对一家新工厂来说可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够聪明的!”他不觉一笑,心想既然有这个心,就看看他们到底能出多大的奇迹吧。反正现在就是邬德头疼的事情了。



    东门吹雨思量片刻,在来函的末尾写上:“联勤37厂所需土地、设备和人员调配工作总参没有其他意见,一切以企划院计划为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