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彭祖洞十将授心法武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十章:彭祖洞十将授心法武功



    且说自乐山城邦创立、黄义明召开第一次邦务会议后,经与诸葛邦格、迟浩田、韩百知、计子善、吴免冠五位副邦主协商,确定了日后平定四川全地的策略,而决定当做的第一件事是传授已选定五军十位将领武功,以让他们日后能承担起统军责任。



    在邦务会议召开次日晨起,黄义叮咛朱云霞带好小宏业,务必不负所承担的痒序传教重责后,便带上十将,沿着岷江右岸,一路向彭祖山急行。



    彭祖山位于乐山城北约百二十路,时荒草蔽野,路上绝少人家。约行至午后,众人来到岷江的一个分岔口,河道的西侧分流,当地叫“金马河”,是岷江的主流,河道的东侧分流,当地叫“府河”,是岷江的支流。在河道的交岔口,有一个不大的镇子,叫“江口镇”,但因当时战乱已废,多倾倒烧毁的房屋,镇子住的人家不多。黄义明叫众将在江口镇江稍歇,就水吃点所带的干粮,又对众将说道:在此我要告诉你们八大王张献忠入川后何以战败的历史往事,因为此事就发生在我们现在歇息的江口。



    随后黄义明说道:八大王入川后,只知搜括金银,不恤民力,杀人无数,惹得天怒人怨。川民得活者四散逃亡,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八大王空有钱财却买不到粮食,他手下的几十万大军需要养活。八大王只得杀民为食,将被杀的老人、妇女、儿童尸体淹制成咸肉以充军粮。但当老百姓从川地逃亡一空后,八大王既无人可杀,也无粮可充,自知在四川无法立足,便想由陆路出川。当时八大王欲杀军中新附不坚者,大西军骁骑营都督刘进忠劝谏其不要乱杀无辜,张献忠不纳,反而欲杀刘进忠,刘生忠率所部北投清军,引清军由汉中入川,占剑门关,堵住了张献忠由陆路出川的途径,八大王只得从水路出川。他将入川后所抢的无数金银财宝装在几千艘战船上,率领十余万大军从成都出发,沿岷江南下,欲自长江水路东向出川。但当船队行至彭山江口,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歇足之处,又遇到南明四川都督杨展的突袭。时南风大起,向北劲吹,杨展使用火攻,因江口两岸逼仄,八大王军前后数千艘船,首尾相衔,不能急退,尽数被烧毁,无数抢掠的金银珠宝均沉江底,十余万大军全数被歼,张献忠自己仅带得数万亲兵,登岸逃跑。此事称“江口沉银”,亦即后人纷传的八大王“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的历史往事。江口战败后,八大王又逃往川东西充县城东南凤凰山,突遇清军,中箭身死。此事发生于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间。时我在师傅李晋王军中学艺,年纪尚少,亲历此战。



    黄义明又说道:我将此事告知你们的目的是,想让你们知哓《尚书》所说的道理:“天惟时求民主”,“天视之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我们起兵的目的是为了保民,而不是残民。孟子说得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将齐道:仅听元帅教诲。



    众人在江口镇江边歇后,继续前行,约至黄昏,抵达江右彭祖山脚。彭祖山不甚高,西临岷江的支流府江,距黄义明等午后休歇过的江口沉银处亦不甚远。其之所以知名,是因为此山为中国传说中活了八百七十岁的最长寿老人彭祖的故里与出生地。此山又别有彭亡山、彭女山、仙女山之名。称“彭亡山”,是因为传说中彭祖死于此山,山中有彭祖墓景点。称“彭女山”或“仙女山”,是因为传说中彭祖的三女儿三娥于此山中为其父守孝和飞升。



    有关彭祖其人,传为商代贤大夫,本姓?,名铿,生于夏,卒于周,历经了夏商周三代,寿高八百余。其事迹见于《世本?帝系》、《山海经》以及西汉刘向的《列仙传》记载。据说彭祖一生中共娶妻四十九人,生有五十余子,然均无彭祖长寿。世人均怀疑彭祖有长寿秘方,向其打听,但彭祖秘不示人,仅告诉世人自己是遗腹子,三岁丧母,一生命运多舛,之所以能活到八百岁还耳不聋,眼不花,是因为自己以食为补,不荒淫骄奢,不被世俗悲欢所困扰,保持一颗平凡之心。众人不信,均传其曾偷改过生死簿,将有自己名字的那一页撕掉,捻成纸绳藏于夹页,方未被地府招走。



    一说彭祖名钱铿,是颛顼帝的玄孙,陆终氏的第三个儿子,轩辕黄帝的第八代孙,因给尧帝贡献鸡汤,尧帝服后病体康复,甚是高兴,封他为彭王,封地彭城(今江苏徐州),后来人们都叫他彭祖。或曰彭祖在夏时曾率兵攻打徐州,并封官于该地,号彭城。商时为守藏史(类今国家图书馆长),官禄至商大夫,管理书籍及甲骨文的卜骨卜年。入周,为柱下史。该职负责宫廷会议记录。此后,彭祖师从尹寿子,修得养生真道,隐居武夷山,后又云游四方,向民间传授长寿之道,裨益百姓。晚年返蜀地,住彭山象耳山中,后移居彭祖山。其死后,三女儿三娥于山中守孝,后成仙飞升。后人在三娥守孝处立彭祖祠,纪念彭祖及其女儿。后人为怀念三娥尽孝,又称此地作“仙女台”,在三娥守孝处塑有三娥像为怀。一说彭祖非死,而是乘云而去。彭女在此结庐守墓,亦修炼升天。故彭祖山又有“彭女山”之称。



    一说彭祖三女三娥,自幼聪明好学,又孝顺父母。后随父在彭祖山采药炼丹,治病救人,深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事出偶然,搭救了周厉王的太子姬静。原来厉王驾崩后,姬静弟带兵作乱,篡夺了王位,姬静落难于此,被三娥所救。两人日久生情,姬静许诺一旦平叛重登帝位,便来迎娶三娥为后。而姬静一去不返,三娥相思而死,此时正是姬静离后三年的三月初三。而三娥死后次日,已平乱复国的周宣王姬静所派使臣,已抵达三娥住处。知三娥死,将噩耗传回京城,从未忘情的周宣王姬静悲痛欲绝,对天长拜,传旨封三娥为仙女,把三娥修炼的山封为“仙女山”,并在山上修庙供奉三娥真身塑像。而民间为纪念这位造福于民的善良女子,每年三月初三,都上山朝拜,香客云集,其俗沿袭至今。



    且说黄义明抵达彭祖山脚后,率众人沿着山道缓步上山,一路相伴,都是山峦相环、溪流逶迤,修竹滴翠、野果飘香的景观,使登山众将心旷神怡。登山约一个时辰,众将来到一对石雕巨佛前,佛像高约三十余米,临崖危矗,一坐一立,当地称之为“齐山双佛”。何以有此名称呢?原来此佛像高与山齐。据传此二尊佛像凿之于唐开元初年(713年),距黄义明等登临时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其中立佛为释迦牟尼,坐佛为多宝如来。由于彭祖本人的知名,再加上这两尊石佛的规模庞大,因此彭祖山虽不甚高,却得以与其与北部的青城山、南部峨眉山,成鼎立之势,被评价为“蜀中三山”之一,称之为“彭祖天下寿,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其理由是彭祖山位于岷江和府河交汇处,藏风聚气,是天府之国的“聚宝盆”位置所在处。



    过齐山双佛后,黄义明带领众人登临彭祖山顶,再延蜿蜒的石径,在后山腰一处荒草过人的石堆后,找到了一个洞口,这便是世人传说中的彭祖洞。此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涧,万木葱茏,山水幽丽。由于洞口有野草、树木遮挡,不易被人们发现。入洞一看,洞口高约一人许,但洞内宽大,深十余丈,洞底有一口深泉,另有烧火灶和石板炕之类物品的摆设,这显然是当年彭祖或其他前辈高手在此洞中生活与练功的遗留物品。有关比洞,也有一个传说,讲得是:在彭祖活到六七百岁时,纣王荒淫无道,成天花天酒地,一心想长生不老,寿与天齐,便派了一个心腹宫女,向彭祖讨教长寿之道。彭祖不愿助纣为虐,拒绝相告。商纣王闻之大怒,欲派人杀彭祖。可是彭祖早已料知商纣王意图,便携带家人逃往此山,在峭崖之上,忽然发现一株千年野山参,彭祖用力拔除,忽现此洞。而彭祖服食了这棵野山参,又多活了一百多年。因此此洞又名“长寿洞”、“参坑儿”。



    黄义明带众将入得山洞,但感岩干气爽,充满着灵气,宜人居住,确是一个练功的好场所。黄义明便与众将约定:我们将在此洞中练功一个月,前十日我授之以岳武穆内功心法,再十日传之以岳武武功基本技法“十大形”拳法,末十日互练击技。至于岳武穆武功基本掌握后,日后实战诸将欲用何种兵器,各人可各依所好自由选择。诸将一齐称好。黄义明遂开始向诸将传授岳武武功精义。



    黄义明道:岳氏武功,分为内功与外功两部分。内功讲心法,外功讲形神动作,即俗称的“十大形”,亦称岳家拳。修习岳氏武功,如只练外功,不修内功,练到极至,也只是一身横练功夫,终不能成为一流武功高手。修习岳氏武功,只有内外功双修,方能终臻化境,懂得四两拨千斤的道理,成为一流武功高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