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在水一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修远在山水之间,小憩半夜。



    第二日,清晨。



    李修远神清气爽,仿佛昨夜春风做被,少年觉得远处的初阳都有了温度。



    李修远看向太阳升起的东边,将那两条日出东方的紫龙,吸入口中,在丹田周游一圈后,又缓缓吐出。道家十三段锦,这是老瘸子在李修远年幼时所受的运气之法,李修远从未落下。



    少许,灰衣少年迎着初阳,倒立行走,单手撑地,右手出拳,这是他瞎琢磨出来的把事,算是江湖武夫所谓的走桩吧!



    半晌后,远处处深山之中,声势滔天的瀑布,如一条白练从天而落。



    李修远单手撑地向下用力,一个翻转,站直了身体,他抬头望向远方,只见群山环伺,其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鹤立鸡群,四周的悬崖峭壁更能显示它的独特。



    若非群峰山头见,今生无缘云下逢。



    当那群山出现在李修远眼前时,更能吸引他的便是那条从天而降的瀑布,少年欣欣念叨的天玄山终于映入眼帘。



    李修远随着一条小道来到了泉下,瀑布底下是一座碧绿的水潭,这隐隐的绿光深不见底,隐约能看到一下长行黑色游鱼的模糊身影,速度极快,一闪而逝。



    破布声响如那雷鸣,四周皆是水汽弥漫。



    李修远站在深水谭边的,一块凸起的大石碑上,少年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自己一拳递出,能不能凿开那边瀑布的水帘?



    李修远掂量起这破布的水势,再想到就自己那金刚体魄加练气淬体,自己都觉得尴尬至极,显而易见答案是不能。



    李修远脚尖轻轻一点,便已经踩在潭中一根枯木桩上,本想着打桩入定,感受自然,可一只手情不自禁的就摸向储物袋,那里还有一瓶家乡的桃花酿,打开瓶塞,李修远闭上眼睛,深吸了这口家乡的味道,顺势喝了几口,望向瀑布之巅,将手中仅剩的半壶,倾倒在这潭中,视线也随之下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家乡水一方。



    这一刻,那半壶酒伴随周边水气,更像是从仙人袖中垂落人间的剑气。



    观瀑布有感的李修远,还是没能递出那一拳。



    先生曾言: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些道理,李修远如今已深有体会。



    李修远自言自语道:“到底是该出拳还是不出呢,难道练拳和做人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一个是勤能补拙,另一个难道只是掰扯圣贤道理?”



    李修远当心还不自知,这并不是他的悟性太差,更不是没有练拳的天赋,而他如今递出的拳,无论是出拳之人,还是他们的拳意和拳势,都是高高在上,而对于武夫金刚境的李修远来说,与这天玄山一样高。



    但是李修远所具备的优点,也是诸多武夫看不到的地方,其实不然也是李修远自己给自己一道无形的压力,日后想要出拳,那必出之时,更重似万斤。



    而李修远初入江湖,一路走来,所听所未闻所遇,无论是初入江湖的陆远山,一身武夫气息内敛,还是渡船老修士的仙人擂鼓般的大开大合,或是老道士张狮虎从天而降的刚猛一击,便已是天人的高高在上。



    这跟李君羡在桃叶巷的老宅,离别时送的那份友谊,李修远勉强只会下苦功夫,甚至后来在老修士的指导下琢磨几分拳意,大不相同。因为那梵人经中的外家功夫,是完完全全没有招式,不值一提,所以谁都可以模仿,也就像那几岁蒙童扎几个马步,随意的挥上几拳,日积月累,也可以淬炼体魄,强身健体。



    但是梵人经最可贵的地方,是“凡有大毅力者”的一口气,入门简单,把拳意,和那一口气练好,难。



    有多难?



    前人无可考究,但就后者,李修远连门槛还没有迈过去,何来远游一说,更别说那可与仙人一战的十一,十二,或者更高。



    瀑布撞击水潭,水花四溅,在那石壁与瀑布的接壤处,如百万颗珍珠齐齐崩碎,雾气升腾。



    “茯苓啊,练拳好难,还是睡觉实在。”



    李修远看着瀑布,怔怔出神,挠了挠头,看了看手中空瓶,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