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换皇帝04(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历史许愿墙,开局拿昏君祭天》全本免费阅读.cc

    临安城,浙江亭外。

    六十八岁的老丞相叶?满面春风,神采飞扬,带领百官站在江边,迎接刘裕一行人的到来。

    今天真高兴啊真高兴!

    自从拜尚书左仆射,也就是俗称的“左相”,他就没经历过一天的舒心日子。

    外有金兵纵横捭阖,威压江南,内有奸臣当道,把持朝纲。

    龙大渊、曾觌这两个混账,仗着是宋孝宗的故旧,窃弄威福,凭陵跋扈,搅得朝野乌烟瘴气。

    叶?屡次上书劝诫,宋孝宗是压根一个字都没听见去,不仅未收敛,还给两大权奸升官,保送他们青云直上。

    气得老相公心灰意冷,身体每况愈下。

    恰逢此时宋孝宗郊祀,突遇冬雷,举国震惊,以为大不详。

    叶?当即找了个“此乃灾象,是臣失德”的借口,收拾行囊,准备乞骸骨归乡。

    结果辞职书还没交上去,这一轮许愿就开始了。

    刘裕要来本朝当皇帝,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啊,一雪靖康耻指日可待!

    叶老相公顿时精神一振,头不痛,腰也不疼了,麻溜将纸撕得粉碎,踌躇满志地准备开始新征程。

    至于前任宋孝宗,在他的心里,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怀着与他相似想法的,还有尚书右仆射魏杞。

    本来吧,魏杞同样因为祭祀遇见冬雷之事,引咎罢相归乡,现在对此事也是绝口不提。

    什么辞职?

    根本辞不了一点!

    他还可以再为大宋奋战数十年!

    魏杞在隆兴二年,曾代表南宋出使金国,签订议和协议。

    俗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

    金朝皇帝狼子野心,悍然出兵侵吞江南,彼时更是在战场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岂能将他区区一个南人放在眼中。

    非但气焰嚣张,要求割地赔款,而且罔顾外交礼仪,在要求魏杞执臣子礼被拒绝后,居然对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

    魏杞怀着决然赴死之心,孤身入敌营,横眉冷对刑罚与刀剑。

    朝堂上,金人击打他的膝盖让他跪下;

    金朝皇帝断绝了他的饮食,重重枷锁将他关押,一连许多日;

    一百多天内,魏杞连续经历了绝食、下狱、打骂,

    几度遭逢绝境,却始终巍然不屈。

    他离开金营归国的时候,已然须发皆白,鬓如霜雪,最后终于促成了《隆兴和议》。

    世人都赞颂他的风骨,宁折不弯,不畏强权,纵刀剑在颈、斧钺伏诛,也毅然决然不改其志。

    但是

    如果有的选,魏杞宁愿不要这样的风骨。

    当一个王朝在战场上一败涂地,节节败退,居然只能依靠他一介文人进入敌营,严辞铿锵,视死如归,挽回最后一点帝国的颜面。

    这,又能算得了什么?

    魏杞绝非那些迂腐的儒生,生于高墙之中,不识稼穑之艰,黎民哀苦。

    他幼年就经历过南渡过江,战火纷飞,父祖都是协助韩世忠抗金的部众,与金人有着世代难消的血仇。

    这一次出使,更是亲眼见到了沿途河山疮痍,血流千里,皆是金人犯下的罪孽。

    他悲愤过,抗争过,甚至欲以死明志。

    可是弱国无外交,可是人微言轻,可是南宋的国力与战力摆在这里,魏杞一个人又岂能独挽狂澜?

    他归来之后,宋孝宗与太上皇都十分喜悦,赏赐他大量钱财与宝物,皆被魏杞拒绝。

    因为他问心有愧。

    纵然已经竭尽全力,《隆兴和议》仍是一份毫不掩饰的剥削协议,不仅要以叔侄相称,还要割让土地,以及缴纳大量岁币。

    魏杞见皇帝如此高兴,顿时心凉了半截。

    一退再退,靖康耻,何日雪?

    现在可好,刘裕来了,而且还带着北府兵,直捣黄龙指日可待。

    面对这位杀神,别说是逼他低头签和议,他不将对方政权摧枯拉朽地毁掉,帝王宗室全部做成六味地黄丸,金人就该烧高香了。

    “真想在有生之年回,再中原看一看啊……

    一声叹息轻轻飘散在风中。

    ……

    此刻,文武百官几乎都来到了浙江廷外,绯袍正装,衣冠齐肃,等待新主的到来。

    因为北府水师需要临江停靠的缘故,他们借用了原本南宋的水师阅兵场地。

    钱塘江边,长风浩荡,川流驰骛,白浪如珠玉飞溅,很快就沾湿了衣袖,却无一人敢出言抱怨。

    在此等候的众人当中,成分很复杂。

    既有魏杞、叶?这种一心为公、想要早日破虏复仇的良臣,也有不少立场灵活之人,看见刘裕率领北府大军前来,当场就给跪了。

    打不过,真的打不过,不如趁早投诚!

    反正是汉家天子,又不是异族帝王,连国号都不用改,何必负隅顽抗!

    更有些人痴心妄想,觉得北府几乎都是武将,即便刘裕来了,还是得依靠他们这群士大夫治理天下。

    届时,仍可继续维持现状,舒舒服服过日子。

    众人趁这个等待时间,抓紧阅读《宋书》。

    从《宋武帝本纪》开始,将刘裕以及北府全员的传记尽数背诵,生怕到时候说错话踩雷。

    “称呼首先得改一下吧”,忽有一人提议说,“不能再叫「官家」了。”

    百官惊问为何。

    那人道:“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只有蛮夷君主才叫「官家」,这个称号就始于羯奴皇帝石虎。”

    众人齐齐打了个冷颤,暗赞他想得周到:“对对对,还是直接叫陛下好了,或者叫圣主。”

    小说更新,记住域名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简直不敢想象,刘裕一生都在驱除鞑虏,听到别人用胡虏一样的称号来称呼自己,会怎样勃然大怒!

    “其实,就算喊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不知者无罪嘛。”

    那人往后翻了一页书,神色淡定地说,“根据史书记载,咱们这位陛下心胸宽广,从不会因言罚人,王镇恶就算当着他的面怒声说「寄奴误我」,也只是一笑置之。”

    众人面面相觑了一阵。

    虽说如此,但我们又不是王镇恶,还是小心些好。

    宋书共一百卷,十本纪、三十志、六十列传。

    帝纪开头自然是刘裕这位宋高祖,臣子列传以刘穆之开头,唯一独立成篇的单人传记是谢晦。

    通读完整本书,就一个感觉,刘裕是真护短啊!

    得罪他本人问题还不大,但如果当着他的面开罪刘穆之,或者他养的北府那群崽,嘿嘿,家族套餐已经在路上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