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第八十五只野生动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莲湖山北极熊放归队带来的寒玉竹植株,得到了北极科考站科研人员的热烈欢迎。

    这一批植株是墨清特意精挑细选出来的第三代植株。

    相较于莲湖山正在种植的二代植株,三代植株在耐寒性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进步

    早在寒玉竹正式对外亮相起,南北极的科考站便对莲湖山动物园这一批耐寒玉竹充满了兴趣。

    永远不要低估东煌人刻在骨子里的种地基因。

    平日里在东煌物产丰富的时候,或许没什么但一旦到了物资匮乏的地带,习惯了各色美食的东煌人就会不遗余力的寻求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丰富自己的餐桌。

    其中种地便是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曾有人说过东煌人判断土地价值的第一反应,便是这块地能不能种。

    不能种也要想办法让它能种。

    枯壤便粮田,荒漠便森林,东煌在土地治理方面一直都在世界前列。

    这一点即便是面对南北两极的极端天气也没有丝毫退让。

    东煌的科考站在各种大棚和无土栽培的技术加持下,是南北两极科考站中唯一能够稳定供应各种蔬果的科考站。

    在运营期间不少关系不错的别国科考站都会时不时的跑到东煌科考站蹭饭。

    这是在南北两极科考站的常规项目。

    而这一次北极科考站除了要帮助莲湖山动物园完成北极熊的野化放归以外,还肩负着帮助莲湖山动物园采集放归后野生动物数据的任务。

    那一天莲湖山动物园的北极熊放归团在科考站的协助下,搭乘破冰船驶向了预定的北极熊放归点。

    这里毕竟地处北极圈,纵然全世界都在强调着大磁层破坏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合。

    但实际上自然环境的变化并没有网上所宣传的那么严重。

    就好像我们自幼传颂的节约用水一样。

    普通人就算再怎么浪费,在某些真正废水的"项目"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小数目。

    而且平心而论,大多数人还没等浪费水源,就会因为远超预期的水费而自我约束。

    因为绝大多数人根本连浪费的资格都没有。

    同样的北极熊的生态也是如此,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但全球变暖的同时,也意味着原本更低温的地区进入到了北极熊的适应范畴。

    对于北极熊而言真正的灾难还得是人类的大面积开发和过度捕捞。

    生态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

    人类对鱼类的过度捕捞导致了上一级的海豹海狮等生物在食物上的匮乏。

    这种食粮的骤减平日里可能看不出来什么。

    但对于这些极地生物而言,每年冬天它们都必须要在冰层扩张到一定程度前,通过大量进食来囤积足以在寒冬中御寒的脂肪。

    这是大多数极地肉食性动物的习性,可问题是随着人类的过度捕捞,很多鱼类资源丰富的区域都有大量的捕捞船活动。

    这些渔船的存在对于海洋生物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威胁。

    渔船螺旋桨掀起的泡沫,会让很多野生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