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47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范鹏程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到这儿来的情形眉目舒展,语气也带上三分愉悦。他们那群人在京城待久了,又是那样的出身,用句笑谈来形容就是浑身上下由内及外都被算计腌透了味。何曾见过这般淳朴好客的村民?更何况又是在那种境地下。
讨口热水,村民们却冲泡了茶叶送上来,怕他们嫌弃,又因为村子里实在没有未用的器具,便砍了嫩竹作杯。腹中饥饿,当即就有上了年纪的大娘捧出了瓜果充饥,边递过来边安慰说是茶饭一会儿就好。
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不曾认出他们几人的衣着才不曾心生畏惧,但若是做戏,却绝瞒不过他们这些人的眼睛。
心情畅快之下,他们觉得这里的景好、人好、睡得好、吃的也好,几要流连忘返。
到最后离开时,只不过给了几锭银子,对他们而言根本不值一提,但村民们却感恩戴德,收钱的手都是哆嗦着的,为防他们再次迷路,更是派了四五个青壮,穿着草鞋一路步行护送他们离山。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本该按计划一路南下,游遍大好河山,怎奈不过半年,边关战事忽起,家族怕外面生乱,急召他们回京,因为玩得不尽兴,归途时免不了又到村子里盘桓几日。
村民态度一如初见,这让他们欣喜的同时,也真的上了心。后来的几年,战火纷飞,他们欲想离京南下再没了当初的方便,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在眼中。
唯独安乐县距京城不过数百里,马快的话不过一两天的路程。他们实在心痒难耐,受不了京城的憋闷时,又会到这里小住,就连他被逐出家门之后也不曾停止。粗粗一算,怕是不下十来次了,直到他任职安乐县令一职后……
听了他这番话,又见他似乎陷入沉思,宋君谦微微提高了音量,一挑眉:“如此看来你和这个村子颇为有缘,可算是一段佳话了。”
见惯了这群身份显贵的世家子弟,也难怪村民们处变不惊,见他们时也并无瑟缩之意。
范鹏程听他这么说,一开始很是高兴,脸上还露出了三分自得之色,可随后就面容发苦,叹了一声:“可惜了,自从我就任安乐县令一职以来,他们就再未踏足过了。”
世家子弟出手阔绰,向来耻于讨价还价,对于自己喜好的东西从来都不吝惜金钱。有时候随手赏赐的一点东西,就够平头百姓好好生活几年。
这帮财神爷不来了,村子就又回到了以往的自给自足,再无外财。要不然自己也不至于厚着脸皮把宁王这一行人忽悠过来啊。
“哦?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变故倒也谈不上。说起此事,我心中实在复杂,今日就说出来,也请王爷帮忙评评理!您也知道世家出身的大多都有些怪毛病,吃穿用度未必要多么金贵奢靡,但一定要与众不同。与我同游的这群人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古朴自然。”
“从前这个村子贫穷,虽说气候宜人、物产也丰,自给自足下倒也活得下去,但真要盖间瓦屋,扯块布匹却不容易。山路崎岖,树林高密,有些物产难以运输出去,田里产的东西又不值钱,至多只能换些油盐日用。因而我们第一次来时,他们的吃穿住行都要向山上伸手,普通百姓也没有那个精致过活的心思,可不就契合了一个古朴自然?”
“此地四季如春,少有寒冷之时,偏偏雨水充足,湿气也大,普通的茅草土坯房住不上几年就要坍塌。因而早有能工巧匠巧借绿竹作为建房的原料,建出来的房子虽然简陋,却也别有韵味。住进去竹香数月不散,清幽凉爽。您也知道,当世推崇竹子的品性,这么一间竹屋可不就建在了我们这些世家子弟的心坎儿里?”
可他们在这里游玩能住多长时间?真正长时间住的人才知道竹屋总是处处漏风、湿气也重。又有火灾隐患,住的时间长了滋生虫蚁,房屋也会朽烂,真论舒适,哪里比得上瓦房?
“我就任县令之后也曾数次来到此地,那时村民手上也都有了些闲钱,见我到来兴高采烈地打招呼说他们要一起建屋,留作祖产传给子孙。山路难行啊,人畜尚且勉强,拉送砖瓦的车马却决计进不来。村民们舍不得雇力工,又一心要建屋子,青壮们一背篓一背篓的将材料背进村,其余人则个个上山用刀将路上的树枝杂草清理干净,尽力让路好走一些……据他们所说,足足花费了三四个月才将所有的材料备齐,不知流了多少血汗!可等到这百十栋瓦房建好,应我之邀前来的世家子们却大发雷霆……”
范鹏程叹了口气,苦笑着摇头:
“他们嫌砖瓦房庸俗,嫌百姓们尽力整治出来的好饭菜油腻难以入口,嫌弃专门拜师回来炒制的野茶滋味平平沦为寻常,嫌整个村子不复之前的自然野趣,嫌弃这里的村民目光不如之前的懵懂……其实我能够理解。以我们的家世,什么样的高楼大屋没住过,什么样的珍馐美食没尝过?什么样的奉承没听过?他们嫌弃村子与以前不同,坏了游玩的兴致也是正常的。当时的村民一个个都吓坏了,惶惶不语,听了这些话后更是昏了头似的向我询问,是不是要将村子恢复到之前的样子,但我没允许!”
这里本就是村民的村子,是他们世代生存的家园,本就应该以他们为主,怎可舍本逐末?
“只是可惜了自此后村子再没有那般出手阔绰的游客,也少了这一桩外财了。”
“范大人此举并无不妥之处。正如商贾之辈多有富可敌国者,然而国之基石还是在于务农。此村落虽少了大富大贵的机会。但有坚固的房屋传于子孙后代,有肥沃的良田供给一日三餐,有青山、有碧水、有绿树、有红花。你说这里四季温暖,想来是春来百花齐放,夏日瓜果飘香。秋日定然是丰收在望,冬来仍有枝头绿意暖人心胸。这般景色,如何不美?”
“王爷说得是!我自幼未曾吃过苦,所以向往乡村田野,因为住的是雕栏画栋、亭台楼阁,所以觉得草屋竹楼甚是野趣自然;因为穿遍了绫罗绸缎,所以觉得村民身上的粗布麻衣也能裹身;因为吃惯了山珍海味,所以觉得农家的饭菜、山上的野味简单调和一下竟也十分清新美味。身为过路客,我甚至有段时间也是期望着这个村庄永远不改本色的。可等到我真的成了一方父母官,等到我真的贴近他们的生活,我才知道什么自然什么风雅都是放屁!老百姓要的是吃饱穿暖!既然上天赐予他们村落如此美景,让他们能改善生活,又凭什么要她们还固守着原来的生活?”
砖瓦房就是比竹楼草屋结实保暖,棉衣穿在身上就是舒适亲肤,时不时的油荤就是比粗茶淡饭养人!还有用心炒制的茶叶,精心打磨过的各式竹子制品就应该大大方方的拿出来挣钱!
说破天去,也是这样的道理!
“所以,你今日带我们前来,也是为了替他们谋一条前路?”
“正是如此,请问王爷,此处景色如何?”
“甚是优美。”
“村落坏境如何?”
“整齐洁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