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不思进取?(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心中有了定计,叶玄心绪愈发的平和。先前那一丝丝对于永盛帝取消自己继续参加此次诗会资格的一丝不满,也随之烟消云散。
一次诗会诗魁算不得什么。
若能因此让永盛帝的各项谋划能够顺利的进行,想来对方也不会亏待自己吧?
“叶小侯爷高风亮节,小王钦佩。不过,今日你虽未能进入最后一轮,但只凭先前所作,便足以成为今日诗会最亮眼的那一颗星辰,我想在座的诸位,以及台下不论大靖亦或者他国的百姓和学子们心中自也有一杆秤,他们清楚谁才是今日的第一。”
说话的是拓跋擎苍。
今日他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
虽说自己是皇子的身份。
但如今的云国却几无他的立锥之地。
若想要此次回云国安身立命,最终夺得国主之位。
他就要抱住大靖这条大腿。
而叶玄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自是不能马虎大意。
而且,方才大靖皇帝陛下将本轮的第一给了他,那仅仅是因为叶小侯爷这篇《劝学》未能完成。
仅仅是根据规则,其不得不退出此次诗会诗魁的争夺。
而非是其《劝学》篇有什么问题。
但凡有自知之明,都应该清楚自己该如何做。
“擎苍皇子所言不错,叶小侯爷,今日你知所作,的确超越了我等数个层次,非是我能所能及。”
“说真的,本王在这之前,对叶小侯爷的才学还颇有几分不服,现在却是心服口服了,与你相比,本王这一身才学,着实有些让人贻笑大方了。”
拓跋擎苍说完之后。
柳如风也随之跟着附和。
同样是姿态很低。
对此,叶玄自也是清楚。
拓跋擎苍是自己向永盛帝提出要扶持其上位,进而通过拓跋擎苍控制云国。
而永盛帝很显然是准备依葫芦画瓢,将此法运用在柳如风身上。
而作为与拓跋擎苍在其国内地位几乎同样卑微的柳如风而言。
只要他稍稍有一些欲望,便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机会。
这时候,恭维叶玄,给叶玄提供一些情绪价值,便显得顺理成章了许多。
“呵呵两位皇子莫要再恭维在下了在下虽不甚看重这诗魁的名号但说到底今日此番操作的确也是极为的蠢笨的。”
“那诸位在下既是已经淘汰便先行离座了预祝诸位在这最后一轮能大发神威才情广达折桂诗魁。”
说罢叶玄对着诸人抱拳躬身客套了一番便直接离席而去。
离席之后他并未直接下了高台。
而是走向了正前方面向下方广大大靖学子与百姓面前。
旋即朗声说道:“诸位大靖学子同仁乡亲父老在下叶玄今日行莽撞之举失了夺诗魁的机会辜负了万千之人的期望叶玄深感愧疚与不安特在此向支持我的学子同仁乡亲父老赔个不失万望原谅!”
说话间叶玄便是如先前那般对着台下的一众人又是深深的鞠了一躬。
如此保持了十几息的时间方才缓缓起身。
而后又接着说道。
“说真的叶某很清楚诸位想要在下夺得此次诗会诗魁的迫切心思。想我大靖身为九州天下第一强国唯独在这文脉之上不显。此固然与两百余年那一场大梁覆灭的浩劫有关但又何尝不是这么多年来我大靖在文化策略之上失了偏驳急功近利所致。”
“而现在我大靖从陛下到文武百官再到台下诸位同仁俱是想通过此次诗会一扫先前之阴霾重振我大靖文坛兴隆我大靖之文脉。愿望虽好但说到底还是有些急功近利了一些。”
“叶某以为一场诗会是否夺得诗魁并不足以彻底改变我大靖如今文坛之现状更不可能动摇如今我大靖文坛之风气。想要我大靖文坛兴盛文脉昌隆必须要进行深入彻底的改革!”
“如此方能让我大靖文坛重新崛起与我大靖国力相配不再被他人所诟病。”
“那你觉得我大靖文坛当进行何种改革?”
身后
后者微微皱眉目色之中带着些许的不满之色。
他没想到叶玄在此刻来这么一出。
当众言说大靖文坛比不得他国也就算了。
更是还指摘自己与历代先皇在大靖文坛上的政策有失偏驳。
也便是是这小子。
此话若是他人说出。
他不认为自己能忍住现在还心平气和问他话。
高台上大靖文武百官一个个脸色也是惊恐不已。
心想叶玄这小子他娘的是真的什么都敢说。
方才那番话不是等于在说陛下和大靖历代先皇的不是吗?
“回陛下
“没想好?没想好便敢在此大放厥词?你是真觉得朕不敢责罚你是不是?”
“陛下臣从未有这番心思。“
叶玄当即再次躬身“臣虽没想好如何改革但总是还发现了一些问题的而且这些问题并非仅仅在朝堂也在民间更在万千我大靖读书人!”
“哦你且说来听听。”
永盛帝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其他一众文武百官也是大松了一口气。
如今谁都清楚叶玄这小子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可谓是宠信至极。
但宠信归宠信可若是叶玄恃宠而骄有些找不着北那便有极大的可能失宠。
今日这番情形若叶玄这小子嘴巴不把门直接将大靖文坛两百余年弱于南晋的罪责归咎在历代先皇身上。
那他便离失宠不远了。
搞不好还会被直接定罪。
因此在叶玄说了先前那一番话之时。
不光是文武百官替他捏了一把汗。
连台下观战的萧凝冰与赵凝雪也是捏了一把汗。
好在叶玄最终没有再继续犯蠢下去。
台上叶玄昂然而立似乎毫无察觉先前的举动有将自己推向万丈深渊的意思。
他先是看了看永盛帝目色从容且平静稍稍沉吟继而开口道:“我大靖文坛沉疴积蓄已久以至于我大靖虽身为九州天下第一大国却在历次文会对决之中不论官方亦或者民间始终处于下风原因有三!其一因我大靖乃是在大梁废墟之上建立而起且当年大梁遗族将大部各家精义文献尽数带去南方致使我大靖立国之后除少部分精义和文献因在民间流传而未曾断绝之外其中有五成儒家经典和精义未能补全这直接导致我大靖学子在立国之初虽有心进取却无圣人、大儒经典著作为指引一步
落下步步落下。”
“其二因我大靖主要的儒家经典与文献大多遗失历代先皇为尽快提升我大靖实力有些急功近利的采取了实用主义的策略也便是招贤纳士科举取士之时更多的采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