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五十六章 小报速记梅山(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五十六章小报速记梅山梅思供职的这一家报社,品格着实不高,类似于花边小报,她在这里做事一个多月,采访的多是明星,接受她们采芳的明星,也多数是二三流,像是那些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白燕、曾蓝施、刘琼、严俊,本报的相关新闻则多属捕风捉影。
虽然与心目中的新闻事业有很大的距离,不过这毕竟是多年以来,自己第一份速记员的职业,因此梅思仍旧很是珍惜,加班加点,十分卖力,况且她虽然是新入职,毕竟在女大旁听过新闻课,对这一行不是一无所知,上手相对快一些,两个负责带她的前辈,一个方燕茹,一个蔡静怡,都夸赞她聪明,老板兼经理贾先生因此对她很是满意。
到了四月二十号,梅思领到了三月的薪水,到现在为止,她已经拿到了一个半月的薪金,可以应对一些开销,于是这一个难得的休息日,梅思便匆匆出门去,找寻房屋。
在女青年会已经住了三个月的时间,梅思以为实在不能再住,除了不愿长久求告寄居,另外也是因为这里的房屋狭小,更兼人声嘈杂,往来的人十分杂乱。
若是从前的黄菲,其实是不很在意的,毕竟在延安,过的就是集团生活,集团生活就是这样,少有自己的空间,想要一个人静静地读读书写写字,又或者听听音乐之类,总会让人感觉有点太过“资产阶级情调”了,在延安,差不多什么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做,体育锻炼是共同,学习讨论是共同,看晚会是共同,工作自然更加是共同,从生活到娱乐,许多都是与其她人在一起,倒是不容易寂寞,只是想要一个人静静地待着,却有些奇特,会显得癖性古怪,不合群,不能够“团结同志”。
景斌当年是曾经有些微词的,以为有些太吵了,还设想未来的家,安静地读书创作,两个人一起安安闲闲,听无线电播放音乐会,自己对此虽然没有很强烈的需求,但也觉得有趣,便与他一同设想。
然而景斌早已经不在了,如今的自己,也与那时候有所不同,现在的梅思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黄菲,不是很能受得住这种人来人往,想要安静一些,也希望住得宽敞一点,女青年会的房间,简直就是宿舍,而且还不如龙王庙的寄宿舍清净雅致,月下漫步,很有诗意的。
梅思也知道这样的比较不是很公平,香港人多地狭,寸土寸金,比不得江陵龙王庙,庭院宽阔,对于初来乍到的人,能够有这样廉价栖居的地方,已经很值得欣慰,自己心底也表示感谢,只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当口袋底有了这一个半月的薪水,梅思便出去寻找房屋,来到港岛上百天,又是作采访速记到处跑,梅思对地理已经有所了解,晓得以自己如今的薪资,要租住市区内的房子是很难的,于是便专门去看距离报社不太远的寮屋区。
寮屋区,是一个比较文雅的称呼,措辞很有古意,“寮”指小屋,比如“草寮”、“茶寮”,写在诗歌里很有意境的,然而香港的寮屋区,却并没有那样超脱,梅思是以为,还不如直接叫“贫民窟”更贴切些。
就是一些在山边城边简单搭建的小房,有铁皮屋,也有木屋,房子盖得密密麻麻,中间只有细细的通路,住在这里的,都是贫困的人,房租便宜,还有免费的自来水,可以用桶提回自己家里,梅思如今也来了这里,看过几间房后,终于定下了一间,付了房租,第二天晚间下班后便搬了过来。
梅思搬家之后,连续几天晚间打扫整理,又交往邻居,好容易盼到又一个休息日,本来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不过她那一天早上醒来后,躺在床上想了一想,早饭后梳洗了一下,换了一件比较体面的衣衫,还是提了一包梅干,一包笋干,搭乘巴士去了尖沙咀。
她这一阵各处采访,港岛本来也不很大,几十天来已经熟悉了的,按照地址,没有很费力气便找到了刘公馆,到那里便向门房打听白太太,门房一摇头:“早就走了。”
虽然已有所准备,之前就想到东妹姐随着主人,是在广西解放前离开了桂林,到如今两年多的时间过去,未必还借住在朋友家中,只怕已经去了别的地方,到这时还是有些不快意。
梅思便向门房打听,白太太一家是去了哪里,说自己是她家的朋友,门房笑着说:“我也不知道,要我家老爷才知道,你等等,我去问问老爷。”
门房转头便进了里面去,过不多时又出来,对梅思说:“梅小姐,老爷请您进去呢。”
梅思便随着他进了大门,是一幢花园洋房,碎石子铺的道路,不多时便到了堂屋,西式客厅,一个四十几岁的男子坐在沙发椅上,正在抽烟,见到了梅思,上下打量她几眼,问道:“你是白太太的朋友么?从那边来?”
下颏朝西边一点。
梅思马上会意,回答道:“是的,我是从广西过来,其实我不算是白太太的朋友,她家的东妹,是我的姐妹。”
刘朝宗倒也没有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