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第71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东西,咱们家人多,帮他清一清过年期间积下的东西。放京城,他一个人大概到半年都还没吃完,不然过期变质了,怪叫人心疼的。”

    林妈已经将东西翻出来,糖水罐头、酒、糖以及之前林希带回来的那种稻香村点心,她甚至还看到了两罐奶粉,都是些经久耐放的东西,不说半年,保存得宜放个一年两年都不会坏。

    可见林希口中的那些话,都是客套的,“东西既然已经拿回来,那就搁家里放着,等你和你二哥要去报道时,我再准备东西,带去给亲家。”

    “报道的时候,我跟二哥拎行李都拎不过来,哪腾得出手拿其他的。”

    “你二哥说我跟你爸没去过京城,趁着你们这次开学,让我们跟着一起去。我跟你爸商量后,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同意你二哥的提议。有我们两在,再多的东西都拎得动。”

    “之前你跟博衍婚结得仓促,我们还没登过祁家的门,这次趁机一起去祁家走动一下。”

    “还是二哥想得周到。”柏各庄农场离京城其实不算远,可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很多人甚至连县城都没出过,多数人都没去过京城。

    然而京城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很多人都对那里有着神圣的向往。

    “我本来说你爸跟着去就好,我以后有机会再去。”怪花钱的,林妈舍不得,“结果你二哥说,你们刚开学,还没学业任务,更有心思带我们到处逛逛。往后你们都有各自的事忙,可能就没这份心思了。”

    “他说钱是靠赚的,不是靠省吃俭用的。”

    “后面我跟你爸想到,你们两兄妹读书不仅不花钱,还每个月有钱拿,小北现在也能自己挣钱了,家里不像过去那样紧用钱,去走走就去走走。”

    用林爸的话说,他们活到这个岁数,连农场都没怎么出过。

    好不容易孩子都大了,又有带他们出去见见世面的心意,该跟着去。

    于是,林妈被说服了。

    “二哥说的对,趁着你们现在腿脚还好,有机会就出去走走。”

    林熙的事,她本来不想说的,免得徒增家里的烦恼。

    现在林爸林妈要去京城,虽然偶遇的几率非常小,但还是有的。

    林希觉得还是将她的现状,提前说一下的好,“妈,上次我跟你说过林熙去京城影院上班的事,还说那个妈妈会去京城照顾她。这次我去京城,爷爷跟我说,那位林妈只照顾了她几天就回顺义。”

    “她回去后,就林熙自己一个人。除夕那天我特意去看她,虽然挺着大肚子,但状态看着还不错。大概是有工作不像先前有那么多时间胡思乱想,人看着也平和了许多。”

    林熙比林大嫂还早怀孕,这会儿应该有八个多月,将近九个月了。

    肚子确实不小了。

    说这些的时候,林希一直注意着林妈的表情。

    见她听到林熙一个人在京城时,眉心微不可见地蹙了蹙,却没说什么。

    听说她人平和了很多,她开口了,“很多人把一辈子不用做事情,看成是幸福的事。要我说,这是对自己的人生极为不负责任的事。先不说一辈子不做事情,吃什么喝什么的问题。单就每天无所事事一事,就够人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更不用说这世界上,任何人都没自己可靠。”

    对林熙这个亲生女儿,林妈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喜欢读书,不读就不读,好歹找个事做。

    可从她之前的样子看,她就一门心思在靠林金生那对养父母和找个可以依靠的丈夫上,压根没考虑过工作的事。

    “她那样都是受她那妈妈的影响。”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养育的人往上面画什么,他们就呈现出什么。

    这话林妈接受。

    拒她所知,林母被下放前,也是没工作的人。

    现在更不用说了。

    她不是没想过,如果没有当年的阴差阳错,抱错孩子,那孩子应该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不过,每次冒出这种想法的时候,她都很快清醒过来。

    她觉得自己这样想,对在自己跟前长大的女儿不公平。

    抱错孩子的事,只能说造化弄人。

    “见她有改变,你是不是问她,要不要跟我们相认的事了?”自己养大的这个女儿,从来都是心宽的,她不会介意林熙回来认他们的。所以,看到对方改变,她一定会问对方这个问题。

    然后从她回来没有第一时间提林熙的事,就知道对方肯定是拒绝了她的提议。

    很快林希的话,就印证了她的推测,“我当时问她,要不要把她的情况,告诉你和爸爸,她拒绝了。”

    很果断的拒绝,没有任何想跟这边有牵扯的心思。

    “只要她自己能把日子过好,跟不跟我们这边相认,都随她。”林熙的确是她肚子里生出来的没错,可除了那层血缘关系,他们之间几乎算陌生人。

    要说林妈对她有多少感情,其实也有限。

    只是知道对方日子不好过,她心里确实会难受。

    相反对方若日子过得好,那远着就远着,她没任何想法。

    林希一直知道,林妈对林熙的态度,所以只要不是给他们添堵的事,她都不介意说林熙的事,“我本来没想提她的,但你跟爸爸要去京城,怕万一遇上,你们不清楚状态,我这才提一嘴。”

    “你爸那边,我晚点会跟他提一嘴。”接着林妈跟林希说起升学宴的事,“升学宴的时间定在初八那天,到时候奔着你来的人肯定很多,你自己心里要有数。”

    其实林家一直都很低调,鲜少大操大办的。

    可这次的升学宴,规模却小不了。

    因为家里一下出了两个大学生,两个大学生还都考上了好学校。

    他们家早就闻名于农场。

    好多人年前就在问升学宴的事,并且说到时候一定会来参加。

    林希对此有心理准备,她将事先准备好的钱给林妈,“采买这块妈你比较懂,钱给你,你比较好安排。”

    林妈没推辞,但只拿了一半,“另一半你二哥出。”

    按说这样的事,应该他们做父母的出钱才是。

    可他们家没分家,老大、老小赚的钱都在她这边,林妈觉得拿他们的钱给林希和林南办升学宴不太妥当,虽然林东和林北大概不会有意见。

    但林妈还是觉得,他们做父母和兄弟的,出力张罗就好,钱的事还是由两个当事人自己出。

    他们都上了大学,以后的前途肯定不会差,现在又拿得出这个钱,没必要替他们省这个钱。

    林希却将手上剩下的钱,塞到林妈手里,“你闺女我马上又能拿到稿费,我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平常可能也不会想到要给你钱,现在趁机多给点,花剩下的,你就藏着当私房钱。咱们当个有钱的老太太,往后走到哪里都腰杆儿倍直。”

    林希话都说到这份上,林妈不再推辞,收好钱,她才问起稿费的事,“这次能拿多少?”

    “这次足足有500元。”林希得意洋洋地伸出了五根手指头。

    现在的稿费是按照去年六月份颁布的《关于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发放的,试行“低稿酬,只付一次稿酬”的制度。著作稿的千字2到7元不等,翻译稿千字1到5元不等。

    她的复习资料,是教材知识的集结和增加,不能算著作稿,算的是翻译稿的钱。

    先前校长替她争取的也是翻译稿的钱,争取到的是按最低档的1块钱。

    她那份资料,全部算下来,不足十万字,当时给争取到了100块钱。

    这次的资料,她又完善了不少,字数多了,内容也更精了,加上这次出面的是省教育局。虽然还是按翻译稿算稿钱,但这次是按最高千字5元算,字数按十万字算。

    听说有五百块钱,林妈眼睛都亮了,“咱们家还是第一次有人一次性拿到这么大一笔钱的收入。我就知道,会读书,在任何时候都错不了。”

    这个年代待遇最好的当属军人,最高级别的元帅,月入590元,那算是这个时代最高收入的人群。可放眼整个华夏国,元帅级别的人才几个。

    再说那也不是他们这样普通人家能接触到人。

    林妈能接触到的收入最高的,应该是场长和场委书记。

    他们两算农场的最高级干部,一个月收入两三百块钱。

    所以这五百块钱是真的,真的不少。

    当然,她这钱就是一锤子买卖,跟每个月固定可以领的工资还是不同的。

    不过,这也是她意料之外的收入,她满足了,“对的,读书就算不能带来收入,也能让人明白事理,这对自己也只有好处,没坏处。”

    林妈觉得林希说得有道理,当即表示,“看来我得比之前扫盲学的那些字,再熟悉熟悉。”

    “妈,我支持你。”等明年开放了,照林妈的性子,大概率会想自己倒腾点什么事做。

    多认点字,对她只有好处,“回头我给您买本字典,再教您怎么查字典。其他的先不说,咱先把识字量提上去。”

    “行,我听你的。”学习上的事,林妈信林夕,她说怎么做,她照着做,准没错。

    聊完升学宴的事,林妈问起祁博衍出国的事,“博衍出国的时间确定了吗?”

    “定了,三月一日出发。”她二十二号开学,祁博衍坚持要先送她去学校,再等她适应一个星期,他再出发。

    林希当时让他照自己的计划出去就好,她这边自己能行。

    结果祁博衍说,“我这一走就是两三年,离开前必须去学校好好宣誓一下主权,免得有人把她是无主的小姑娘,对她生出非分之想,那事情就不美了。”

    她当时给了对方一记白眼,还说他,“照你这样的逻辑,我是不是要跟着你去漂亮国转一圈,宣誓一下主权,免得你被那些金发美女缠住?”

    祁博衍当时回她,“你要不放心我,大可直接跟我一起去漂亮国。”

    “……”成功把她整无语了。

    “那也快了。”这会儿已经2月11日,“你说升学宴的事,要不要把博衍一起加上。他虽然不是读国内的大学,但也是去读书的。”

    正月初八这天,天未亮,林家就开始忙碌起来。

    为了这次升学宴,林妈特意留了一头去年养的猪。

    一大早就叫了杀猪匠来杀猪。

    农场长大的原主,每到年底没少见人杀猪的情况,但上辈子的她,却没见过真正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