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姜沃让我先带你离开这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img src="
">


  姜沃进宫的路上还在想着,要不干脆在宫里住着,隔几日一回家算了。


  <img src="
">


  孙神医曾诊过,媚娘这两次身孕离得太近,稍有些元气欠足,或许会有早产。


  为此,薛大夫这回更早住到宫里来了。


  姜沃就也想着,干脆在宫里住着,总比在外面消息得到的快些。


  <img src="
">


  <img src="
">


  姜沃一进门,就看到同僚元宝哭丧着一张脸,迎上来道:“太史令……”


  她不由笑了:“我都没哭,你哭什么呢?”


  姜沃作为五品以上官员,还要上常朝,以至于她隔两日就要面对一回长孙太尉那张威压十足的冷脸,还得亲耳听着他们想把自己赶出朝堂。


  这她都还没哭,怎么元宝瞧着真的要哭了。


  几年过去,如今的周元豹,已经从太史局的监候升了两位太史丞之一。


  姜沃去吐蕃那半年,便是他代掌太史局诸事,做的也很稳妥。


  此时元宝万分沮丧道:“自从太史令在朝上……”他跳过敏感的宸妃事,直接道:“这两月来,太史局内就总是慌乱乱的,许多人无心当值。今日更是奇了,忽然有七八个官员都解官而去了!甚至连鲁太史丞都走了!”


  姜沃笑眯眯:“不稀奇啊,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不离开太史局的话,会有别人走的。”


  这几日,朝上已经没有人再提要将她罢官之事了??


  一来,朝臣们也看得出,她是皇帝铁了心要保的官员。二来,她的五品太史令,亦是先帝制授,且并非功自太史局,而是功自火药。


  英国公李?,在朝上提到了这件事。


  这几年,李?轻易不开口,他一开口,必然是深思熟虑的中肯之言。果然,他也不跟太尉等人争‘宸妃’之事的对错,只是提起火药,提起高句丽。


  <img src="
">


  <img src="
">


  <img src="
">


  “陛下不肯免官,他们只能让我自己做不下去了。”


  姜沃何尝看不出,这两个月来太史局人心浮动。


  甭管自身(及家族)本是长孙太尉和世家一脉的官员,还是胆子小不愿意掺和进事儿的官员,都有些想望风而逃的意思。


  之前一直迁延没走,不过是觉得姜沃会先他们走,那他们还能留下来争一争五品太史令。


  如今见姜沃依旧还要做这个太史令,那就没必要留了。


  大约是为了给她一个警告,让她措手不及无人可用。这些走人的官员皆非调任(若是调任,需得与下任官员交接过公务才能离去),而是直接‘硬气’地解官走人挂印而去。


  姜沃看着比以往空荡的太史局大堂,觉得心旷神怡:“这世上真是好人多啊!”


  这都不用她将来慢慢换人,全都主动走啦!而且解官而去,连这月的俸禄都不领了,实在是意外之财。


  <img src="
">


  世家子喜清贵之职。


  太史局掌历法、星象事,在世家眼里,也算不俗。虽不是朝中一等一的好去处,但也有不少世家,愿意把子嗣塞进来做个官。


  太史局里的‘实缺’,诸如司历、监候、漏刻博士等,总共就二十来个。


  这些被各种世家门路塞进来的人,就占了小一半。


  就这,还是李淳风脾气不好,曾板着脸拒绝过许多次,踢过许多人。留下的这些人,多少还是会做事的,起码写公文的水平不错。


  元宝是个很容易被人情绪影响的人,见上峰很稳,甚至稳中带着喜悦,也就把哭丧脸收了。


  然后问起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可一下子少了这么些人,实在是写不完每日的公文啊。”


  姜沃反问他:“你都忘记了?咱们在成为同僚前,先是同窗。”


  十多年前的回忆浮现在眼前,元宝点头:“是了!当时太史令每日的点心,都让给我吃。”


  李淳风曾奉先帝命,观测星象之余也负责教授学生,充备人才。为此,李淳风还亲自编过教材。


  姜沃在进入太史局前,就参加过‘第六届李淳风太史局上岗培训班’。


  十多年过去了,培训班已经办到了第十二届。


  最后的两次,是姜沃自己的全权负责的,生员也都是她自己挑选的。


  “之前授课合格的生员名录,我那里还有。”正好占着位置的人都走了,可以给她早就看好的生员们提交转正申请了!


  这次可一下空出来七八个实在官位。


  姜沃再次感叹:谁说世道不好,这世上还是舍己为人的好人多啊!


  元宝边帮她找过去的考核记录边道:“直接提拔这么多生员为官,只怕吏部那里过不去吧。”


  姜沃笑道:“五品以上官员,才需备名中书省,得圣人制授。五品以下,只是敕授。”


  她准备直接拿着名单请皇帝批准。


  元宝这才放心了:“那我先去理一理那些人抛下来的公务??若是有什么急事,就先提上来做了。”


  姜沃欣慰:多年点心,投喂出来一个可靠的同僚啊。


  可靠同僚走到一半又折回来:“太史令,这些生员便是提上来,到底是生手。若是他们一时做错了什么,被人抓住把柄岂不还是麻烦。”


  姜沃点头:“你虑的很是。”


  元宝便道:“太史令,不若您提前与陛下说一说太史局的难处。也免得出了岔子后,陛下也怪罪。”


  就见姜沃摇头:“不必了,从今日起,我住在太史局不走了??所有的公文,我会一一审过去,我不押字盖印的,俱不许发出。”


  元宝怔住了。


  他第一次感觉到,总是云淡风轻的上峰,原来竟是个这样执拗的人。


  *


  姜沃拿了‘生员转正’名录去请陛下过目的时候,还没忘带上一份解官而去的官员名单。


  将这些人的姓名和家族,标注的清清楚楚。


  他们既然解官而去,也就不必再回来了。


  李治接过来看了一遍,又让小山拿过一个锦盒来。


  他亲手打开,将这张纸放进去,还给姜沃展示了一下里头其余新旧不一的纸页:“朕的记性虽还不错,但总怕有记漏了的??朕是个看重公道的人,将来对景算账,怎么好忘掉哪一个呢?”


  姜沃拜服:皇帝您不但有黑名单,还有黑匣子。


  她又去后面看了一眼媚娘,将太史局的事大略说了一遍??若是她不说,媚娘从别人处听到只会更担心。


  姜沃自己说来,笑语轻松,媚娘的脸色也就未变,只顺着她的话道:“既然你近来会一直住在太史局。那这边小厨房做了什么点心,我都让嘉禾去给你送一些。”


  “那可好了,姐姐这里有什么吃的,就多给我们送些。”


  直到姜沃离去,媚娘的脸色才沉下来。


  这些事逼得她要通宵达旦……


  见她如此,嘉禾便在旁低声道:“太史令方才特与娘娘说了此事,便是想请娘娘安心养着。”


  媚娘深深呼吸两下,摒去心中思绪:“好,去拿本书来给我。”此时心烦意乱,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然而媚娘才看了两行。


  就听见外头宦官尖刺的声音:“奴婢奉皇后娘娘命,来探候武宸妃。”


  嘉禾忙道:“我去撵走他。”


  媚娘冷笑:“不必,让他在外面自说自话就完了。”


  自打她身孕进入了七月,皇帝便不让她再出门了。


  直接与皇后道免了宸妃的晨昏定省。


  那之后,皇后处便隔三差五打发宦官过来‘关怀’,问长问短。问过后还要再陈述一遍皇后对宸妃的关照之心,?嗦半日才肯走。


  像树上的蝉鸣一样聒噪。


  媚娘都不用猜,这种拿捏法子,一定出自皇后生母魏国夫人之手。


  无非在警告她,皇后管束嫔妃是天公地道。


  媚娘继续看书:现在想想,也多亏了当年掖庭中王才人,天天对她言语输出,以至于她能把这些不必理会的人之声音,只当成刮风。


  *


  紫薇宫。


  魏国夫人看着正在教皇长子画画的皇后,叹了口气。


  忍不住念叨:“你也太糊涂了些,这样要紧的事儿,你怎么也不跟家里说一声。直到今日,淑妃提起了家里才知道。”


  皇后随口应两声。


  魏国夫人便不说自己女儿了,转头对隶芙厉声道:“皇后事多,一时忘了,你怎么也这么糊涂!”


  隶芙忙跪下请罪。


  皇后这才抬头:“母亲,你也不必骂隶芙??那段时日您正好不在京中,回来的时候都快过年了,事儿过去那么久,谁还记得。”


  魏国夫人皱着眉头:“娘娘就是心太大了!若早知此事,早有防范,说不定这宸妃还封不成。”


  魏国夫人提起的,正是姜沃。


  她对女儿管束的后宫里,忽然冒出一位宸妃来始终耿耿于怀。


  对比起来,萧淑妃真是都成了个好的。这不,今日她进宫,淑妃还特意赶来问好了。


  话题自然绕不开武宸妃。


  魏国夫人蹙眉道:“那太史令是怎么回事,竟然如此惧上,只敢顺着陛下的话说。可见到底是掖庭女官出身,便是学了些奇巧之术侥幸做个太史令,也没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