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姜相的私心媚娘输掉了一根金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方过了上巳节,正是春阳和暖之时。<br>


  宫中习俗,上巳节除了要在东流水旁濯洗,亦要备香薰药草,也是祛除晦气邪祟之意。


  太子左谕德萧德昭,就是在这样的幽微药气中,等候在吏部尚书的庭院之外。


  想到接下来要面对的人与事,心中颇为忐忑沉重。


  <img src="
">


  姜沃目光落在名刺的官职上:太子左谕德。


  正四品东宫属臣,其职为:东宫上下庶务有可规劝上谏者,便随事而谏。


  <img src="
">


  按东宫官职算,还正好的李敬玄的顶头上司。


  哪怕已经有预料,但太子派这样一个人来,其意若何已然分明。姜沃还是不禁一叹。


  这件事,要按照她做的最坏打算走下去吗?


  <img src="
">


  萧德昭被吏部的小吏引着入尚书院。


  进院门就觉得清幽一片,幽静中还带着几分玄意一一按说宫中各院落,栽种梧桐和竹子实多见寻常。


  但萧德昭就觉得这院中花木列位精妙,每一株都说不出的恰到好处。


  不过他很快想起姜相的师承,也就不意外了。


  <img src="
">


  除了在朝上和往年吏部考功,他与这位姜相从未单独相谈过,今日这事儿又有些棘手,他难免提着心进来。


  进门行过礼后,抬头就对上姜相的目光。


  那目光让萧德昭越发心提到了嗓子眼,甚至忽而想起昨日上巳节,带着子女去一处山间清泉按礼洗濯。山间冷然,那汪泉水看上去清澈,但触手冷的刺骨。


  而随着这彻心眼神的,还有冷然直白的话语:“萧谕德是为李敬玄之事而来?”


  <img src="
">


  然而如果说姜相这句话是直白,那么下句话简直是要命了--


  只听姜相继续问道:“萧谕德这次来,是自己来的,还是带着太子殿下之意而来?”


  萧德昭:......救命,官场上不是这样聊天的啊。


  但上官有问,又不能不答,萧德昭干巴巴道:是下官,下官为东宫谕德,正是李敬玄的上峰,此番为他来请见姜相,欲......”


  他欲什么还没欲出来,就见姜相已经取过一细笔,在他方才送进来的名刺上,勾了个已见的标记,直接打断道:“不必说了--谕德掌东宫谏言事,吏部选官调任之事,与尔何干?


  “李敬玄之事,谕德不但不应管,连问都不该问。”


  甚至直接下逐客令:“公事繁多,不留萧谕德了。”


  萧谕德顿时不可置信到老脸辣红:说来,他虽然官位低眼前的姜相一级,但他年纪可是已过五旬,入朝资历也老。


  这位年轻的姜相也太不给面子了!方才这些话,与直接指着他道‘你不配过问,更不配管'有什么区别?


  若是就这么被‘逐客’了,他以后还怎么见人?


  于是萧德昭也顾不上什么委婉暗示了,语气也生硬了起来道:“臣此番前来,也带着太子之意。”


  然后看着眼前姜相:你有本事把太子之意也赶出去。


  却见方才逐客的姜相,神色转换如行云流水,对他道:“太子之意请坐。”


  萧德昭:......感觉好像更气了怎么办。这简直是完全看不上他,只看他身后的太子啊。


  <img src="
">


  <img src="
">


  萧德昭真不重要。要是这位竟然是自己脑袋发热跑来给李敬玄求情,那姜沃真是没空跟他多说。


  吏部、尚书省、城建署、凌烟阁......多少事攒在手里呢,哪有空听人?嗦。


  她太了解这些人的行事说话作风,若是由着寒暄,半日算是废了,因此姜沃直接三言两语令他干脆痛快一点,说明来意。


  果然,觉得受到了伤害的萧德昭,失去了寒暄绕弯子的心情也怕再绕再丢脸,也不敢再说自己的意思,而是直接拿出太子挡在前面道:“殿下之意,李敬玄虽于朝堂对姜相之言有所疑议,但那是他御史之职,姜相更应秉公处事,而不是因私怨将人遣至偏荒之地。”


  姜沃平静听着:太子,是这样想的啊。


  她想起了前日,大朝会后的第二天,她去寻帝后的情形。


  <img src="
">


  大朝会的第二日,姜沃就带着她的‘请旨调御史中丞李敬玄为波斯都督'的奏疏来紫宸宫面圣了。


  待姜沃回禀后,就听皇帝笑了,然后先不回答她的话,倒是对皇后伸出了手:“媚娘,朕赌赢了。”


  媚娘莞尔,伸手从头上的数枝金钗里取了一支递给皇帝;“输给陛下的。”


  皇帝看了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