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65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一陪臣?纳兰容若传》全本免费阅读.cc

    半夜。寝殿。

    玄烨从赫舍里皇后身边坐了起来。

    离开坤宁宫这样坏了规矩的事情,在皇阿奶孝庄圣寿到来前自然是不能做;强行让自己再睡,却也是憋闷了心情,无益身神。

    赫舍里醒来,多少猜到了玄烨的心思,道:“皇上,您如果想去别处的话就去吧,只让顾总管跟着,不跟别人说就好。臣妾也不会说出去的。”

    “朕哪也不去。”玄烨笑着看赫舍里,“皇后放心,躺在朕身边继续安睡就是。”

    “臣妾想为皇上分担心事,如果皇上愿意,臣妾就做个听众。”赫舍里看着玄烨的侧脸,“不管皇上说什么,臣妾都只做唯一的听众,不把话题外扬。”

    “好,皇后。”

    玄烨点头,然后揽过赫舍里的腰,让她靠在他的肩膀上。

    “朕心中的蓝图,展开的速度总是比眼前实际的版图要快。”玄烨希望赫舍里跟自己同看江山,“朕派去明府的统卫来给朕回了话,也给朕带来了《渌水亭杂识》的部分样章。”

    “跟皇上的宏图大志相关的样章吗?”赫舍里神色欣喜,为玄烨高兴,“这是好事呀,皇上!”

    “是啊,是好事。”玄烨振奋道,“朕想撤藩,苦于平藩之以谁大将妥当。刚好就从《渌水亭杂识》的样章中受到了启发。”

    玄烨向赫舍里皇后说起了自己感悟。

    在他看来,纳兰的脑子里装着无数古往今来的战策与战案,像纳兰这样才华不拘束于写华丽词歌的人,当个军师也绰绰有余:分析战乱起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反思之论。这三重路子讲述下来,为君献计,忠心可鉴。

    “朕如今才想明白,为何削藩之事要不得一腔热血。《渌水亭杂识》样章里面说【注1】,围剿李克用失败,几乎成了大唐走向亡国之路的致命一击,以至于唐昭宗沦落为藩镇的玩物,彻底丧失了作为皇帝的威严和尊严。朕不能重蹈唐昭宗的覆辙啊!”

    赫舍里皇后感悟道:“这里面是不是也寄托着一种愿望:为臣者,尽之能为国;为君者,近贤臣远小人以报。君臣合力,方能工程一事。”

    “是啊!”玄烨赞许嫡妻,“皇后能够这么想,朕很是欣慰。”

    “臣妾相信,朝中一定能够找出可担削藩大任之人,请皇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削藩的过程远比朕想象的惊险,王朝命悬一线的危机感远比朕想象的真切,朕……想去皇阿奶面前请罪。皇后可愿意陪同朕一起?”

    “臣妾愿意。”

    “皇上在臣妾面前提公子的名字也没关系的。”赫舍里识大体,“臣妾没有把公子视为??分夺了皇上的爱的人。”

    “赫舍里,朕有你这样的贤后、有纳兰的贤臣,怎能不当一个好皇帝?”

    “臣妾看好皇上。”赫舍里向丈夫投去了深深的、信任的目光,“康熙皇帝必将是千古一帝、英名永存。”

    *

    风动帘幔,花送清香。

    纳兰父子坐在藏书阁“穴砚斋”内,讨论些书作之事。

    明珠认真阅览了容若写的《渌水亭杂识》纲领,覆盖面包括:

    容若自身极爱的天文和历算、深谙的佛学与文学、细致的考证和陈据、多元的地理述论、严谨的历史编修等。

    明珠忽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遂问:“为何唯独没有涉及音乐?”

    容若答:“不擅长,亦少知音。”

    明珠倒也没有刻意强调“音乐”对“谈资之书”的重要性,而是旁敲道:“阿玛给你个新思路,看看《诗经》,里面能给你乐理灵感。”

    容若乖答:“好,儿听阿玛的。”

    接下来,明珠翻看了几篇样章,大惊问:“你……你的《渌水亭杂识》不会是为皇上而写的吧?”

    “既然《渌水亭杂识》是‘谈资’和‘通识’之书,那就肯定是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人人可阅。”容若转而承认,“只是其中部分内容,儿的确是专门写给皇上看的。”

    明珠斩钉截铁道:“删了!”

    “皇上看过了。统卫去向皇上回禀明府爆炸之事的同时,也是带着儿的样章去的。”

    明珠站了起来,指着容若:“你可是要气死阿玛……!”

    *

    数日后。

    朝堂之上,康熙皇帝威严道:“朕这个年纪,没资格‘励精图治’这四个字,但是近来‘前明士人’多动静,朕不得不反思自身的文治方面做得不够好啊!”

    索额图道:“皇上,奇书异书当烧当禁,您不可偏听偏信侧臣之言,而应自行根据数目和内容来做决定才是。三月之后,再过夏季,便是秋考,臣记起了顺治朝‘吴兆骞交白卷’一事,不得不先行进谏:诸多极负盛名的汉人学子,都是无真才实学之辈,他们那些小聪明,一到考场上就会暴露无遗!康熙朝不可再度上演类似之事。”

    康熙道:“先帝仁慈,未将涉事考生统统斩立决或是行绞刑、只将吴兆骞等人流放宁古塔,已经是最妥当之举。要是在朕的江山下,秋考也好,往后的各场大考也罢,层层‘选拔’上来的汉人经不起考验,那就不能怪朕对他们不客气。”

    “皇上英明。”索额图行礼道,“科考是天下的科考,不是汉人们的主场,一些不知好歹的汉人??该杀就杀,该流放就流放,丝毫不能给他们留情面。”

    康熙从宝座上站起,抒发自己的心志道:“朕认为,长久以来汉人汉制占据我大清学海的风气,是该破了!”

    索额图冷看了明珠一眼,好似在问:徐乾学才刚刚说服了前明士人们留你儿子一命,可是你儿子想干什么?得寸进尺教唆皇上改学海风气?

    李光地跪地进谏:“臣冒死把心里话说给皇上听:汉制可以破,但是事关‘学海学风’的汉制不能破啊!破汉制不是只有‘逆汉学而走’这一条路呀!”

    “朕从李天馥李大人口中听禀了国子监最新一期诸生开学至今的情况,也抽看了一些功课,全都是八股文章。这说明什么?上至大儒先生、下至听讲诸生,都怕走一条新路!”

    康熙指着文武百官,冷声问:“要是朕在众臣工们面前提出‘西洋’二字,在破汉制的基础上,让国子监率先教授西方先进学科,众臣工是不是认为朕不是个圣君?”

    辜鸿玳站出来道:“敢问皇上,天文算术,学有何用?洋装洋酒,几人能够消受?洋书洋术,几人能够看懂?我大清与洋国距离甚远,要洋人的东西来做什么,长洋人威风吗?”

    康熙仰天一笑,臣子的反应在预料之中。

    “八股之风禁锢诸生的思想和远见,你们这些人认为不能破;西洋之风挑衅大清的国本和国情,你们这些人害怕朕去破。长此以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